有些小伙伴担心自己二、三本的出身会对自己的考研之路有影响。于是小编特别整理了这篇文章,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同学们认为211/985歧视很严重呢?
因为985/211往往采取更严苛的复试录取比例,比如 1.5:1、2:1等等,这样的比例和报考二、三本学校研究生1.2:1(教育部规定的比较低程度)的复试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报考211/985学校的同学更容易被刷,看起来貌似对本科出身有歧视,也因此逆向报考很少。
现实情况
其实各个院校都可能存在少量所谓的歧视,而且程度上不会有太大差别。这种歧视源自于复试制度本身,本质上是本科期间你拥有和运用各类资源打造自身实力的情况差异。但是,因为这种由高等级向中低等级院校逆向报考研究生的现象,在现实中较少出现,所以更多同学不会注意到二、三本学校可能的歧视存在。在现实中,其实各类学校均有制度性歧视的可能,不只存在于211、985学校。
将本科出身作为标准的只是极少数
为什么说将出身作为筛选必要条件的学校,只是极少数呢?这是因为这种选择性录取,在大多数院校也行不通,更不会接受。
第一,如果院校有这种隐性规定,很容易在考研同学中流传,导致许多优秀的学生放弃报考该校,比较终拉低分数线,招不满名额,或者招收来低质量研究生;其次,这种行为也有违规的嫌疑,很容易遭到考生举报;再者,现行大学体制下大学内存在主管招生的行政部门和主管教务的部门,两者同时参与招生,但目标并不一致:招生老师注重考生背景和未来就业,教务老师或者是面试你的学术的老师,则更重视你的成绩和能力。
当然,上述解释只是说大部分院校并不会揪着你的出身不放,把其作为录取你与否的关键性条件;但是,并不是说你的本科出身不会影响你的面试,只能说:本科出身是你被录取的潜在(而非摆在台面上的)影响因子之一。
出身的影响可以被降低甚至避免
虽然制度和复试环境的影响,确实可能造成一定"歧视",但我们认为这种歧视本质上并不是歧视,而是同学自身的劣势。
首先来看制度性"歧视"。二三本同学在考研复试制度上,本身就存在短板,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自我补救的可能。在大学本科期间,要自主培养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然后考个雅思、托福,能很大程度抵消老师对你英语的偏见。
再者,复试环境产生的二八效应,你也可以避免。因为如果你不是那80%表现平凡的同学,而是那20%给老师映像深刻的同学,那么本科出身对你基本就不会有影响,相反你的突出表现还会帮助你成功取得录取通知书。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1
2017.04
最近《人民的名义》大火,同样被剧带火的还有三个考研专业,哪个最吸引你?......
21
2017.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五大保研类型,以供考生参考。......
21
2017.04
2018考研的奋战已经开始。奋战开始之初做好计划很重要,下面小编分享关于会计专硕备考的复习任务,供考......
21
2017.04
考研英语阅读复习一定要注意积累素材,词汇、短语等要注意拓展,不要局限于大纲词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
21
2017.04
考研复习,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复习周期又长,如何能够提高你的记忆力不必总是做重复的工作呢?......
21
2017.04
2018考研复习,你的资料准备好了吗?选什么资料,怎么选,从哪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