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投入考研复习之前,我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综合对各专业的了解和对比,选择自己所要报考的目标专业。只有将目标专业确定下来,我们才有清晰的方向和足够的动力。而对于专业信息的搜集,首先就应该从了解专业的分类开始,按照评价及报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热门专业
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很大、求职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这类热门专业比较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小伙伴们比较好事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意见,量力而行。
2.传统专业
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3.特殊专业
主要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培养时间也较短。因为培养方向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因此,特殊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水平要求较浅,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课程的基础知识。虽然特殊专业硕士招生学校数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较大,对于一些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似乎报考特殊专业硕士更合适一些。
4.新兴专业
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或者没有设立,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但是由于这类专业的主要依据是特定时间内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往往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
了解专业的几大分类,分析关注专业的前景,再结合自己的倾向和需求,谨慎考虑之后确定目标,才是比较理性的做法。小伙伴们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方位考量,谨慎选择。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4
2017.02
一、招生新规 根据规定,自2016年起,国家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