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考研教育学: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来源:文都 时间:2017-01-17 08:46:17

  教育学考试内容涉及到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知识点不仅多而且零碎,复习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划分重点和非重点考查内容,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区别对待。教育学原理这一科目是考试考查的重点,2016考研党在复习的时候不仅要做到理解,更要识记,在考试中灵活地回答相应的选择题和论述题。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相关内容。

  反对课程编制的“目的——手段”范式

  后现代主义发轫于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一文发表后,后现代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课程设计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范本,而目标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手段”模式。泰勒在《教学设计的原理》一书中指出了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一是了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经验,二是教室如何组织这些经验,三是这些经验如何传授给学生,四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检查这些经验是否有效传授给了学生。泰勒的目标模式被作为课程编制的“主导范式”对课程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主张的课程体系范式的封闭性而收到了批评。真正从根基上对其进行批评的是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设计的主张。多尔针对泰勒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原理提出关联性、循环性、严密性和丰富性。

  反对封闭式、提倡开放式的课程编制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课程编制不仅仅是教育学专家的专利,也不是行政部门的特权,而是由实施课程的主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课程模式是开放式的,随着教育活动双主题的互动交往过程而不断展开、调整,不断发现、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课程,这种课程是不断“生成”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目标是师生一起建立的,课程目标应该随着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而改变,因而课程目标具有动态特性。

  反对片面、狭隘地理解“课程”

  后现代主义者指出影响学生发展的不仅是学校,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赖以生长的各种环境,包括家庭和社区。后现代课程论专家舒伯特指出课程不是单数,而是复数,意在指明课程不仅是学校之中的教育活动与内容安排,而且包含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小环境,如社区也可能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方案支持计划。

  对于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的复习,比较重要的是要有整体框架,把重点都标注出来,然后逐一解析,并反复强化巩固。这样不仅可以对知识点形成联系贯穿,而且对考生加深记忆,简单化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推荐: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8考研:全国各地区、学科备考交流群

考研教育学: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欢迎关注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