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高调宣称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将继续采用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近期媒体纷纷报道美日欧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事,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协定,15年过渡期结束,中国即可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本应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中国与美欧日之间的一大争议。下面,小编将继续为2018年考研的小伙伴们解读这个事件。
从经济因素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复苏乏力。有研究显示,全球经济周期与WTO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密切相关,经济萧条时期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比经济景气时期约高出一倍。据WTO统计,在全球反倾销立案数量中,中国所占比重在2002年之前一直低于20%;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一比重升至三分之一左右,中国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比较多的WTO成员。目前,在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全球贸易增速下滑、外需不振的情况下,美欧日等国在为本国贸易寻找出路的同时,也加大对自身产品的保护。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是美欧日等国反倾销、反补贴的主要对象。“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欧元区将损失70亿欧元”。这点除开,一旦欧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意味着它们的将更难抵御中国的低价商品,因为各伙伴国不能再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从政治因素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并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贸易上已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比较大贸易国;对外投资大幅增长,所倡议和主导的亚投行、“一带一路”构想稳步前行,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面对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唱衰中国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这些言论及意图反映在行动上,便是寻找各种理由遏制并打压中国。
小编告诉大家:中国入世后取得的成绩,是处于美欧日等国对华加大反倾销力度、集体唱衰中国的环境之下,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外部环境对中国影响有限,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对于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定程度上正好给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外部压力,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推荐:
欢迎关注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9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时政:叙利亚如何走向和平......
09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时政:如何看待安倍将访珍珠港......
09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时政:让环保从法制变法治......
08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时政: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何影响......
08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时政:美国对台又有小动作......
08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时政: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