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史纲必须掌握的9大文献

来源:网络 时间:2016-11-22 09:49:02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比较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绝对平均主义色彩,空想性质,未能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1859)

  资本主义色彩,近代中国比较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

  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3《井冈山土地法》(1928)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4《兴国土地法》(1929)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5《论持久战》(1938)

  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说明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

  6《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1946)

  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7《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规定了1950年至1953年全国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温馨提示:欢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试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史纲必须掌握的9大文献

欢迎关注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