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物论之运动观,貌似很抽象的一个原理点,但其实这个原理内容很简单,而且基于此原理考察理解性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涉及与“运动”相关的两组关系:一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二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关于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要从两个角度去把握:第一,从运动角度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第二,从物质角度看,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需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是区别,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而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它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是物质运动的衡量尺度,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条件。第二是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若割裂两者联系,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只强调静止否认运动,如刻舟求剑;一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强调运动否认静止,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时注意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辩证法思想相区别。
以上是关于运动观部分的简单解读,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同学们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把握逻辑点,学透重难点,明晰命题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去学习,这样才能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温馨提示:欢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试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欢迎关注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6
2016.11
十八大以来常提到的五十个热点词汇......
15
2016.11
2017考研冲刺复习阶段,考生要把时间用在重点内容上。通过对真题的总结归纳,小编分享一些重要知识点,......
12
2016.11
考研政治高分妙招。......
11
2016.11
考研政治要事汇总......
06
2016.11
距离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相比于数学、英语、专业课来说,考研政治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越到最后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