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现在还没选定所要报考的专业的话,已经属于进度比较慢的了(说实话,表打我),因为只有在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之后,才能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
总的来说,考研专业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的,所以这本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但壮丁还是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跨考热门专业的大盘点,包括跨考热度、跨考难度的分析及该专业的院校排名(文章较长,建议收藏后在睡前细看),供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参考使用。
会计硕士 跨考人数比较多的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会计硕士是在跨专考研中考生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在调查中,报考MPAcc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4%。考生的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度并不算大。
近年来,会计硕士的报考热度一直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一方面,这跟会计专业的适龄学生基数大和就业压力的增加有直接关系。相较于其他专业,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更易于获取金融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工作机会,就业层次、薪酬均较高。
另一方面,自2012年会计硕士改革试行以来,会计硕士被推向白热化的阶段。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趋势,专业硕士将会进一步扩招,像会计硕士这类注重实务的专业也会继续热下去。
虽然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较强,但与类似的金融学专业相比,它更着重实用能力,类似于一种“工具”。在专业课程方面,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学那么深,因此考研时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或是本科阶段开设过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跨考会计硕士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第一类:国家985,211工程院校+国家会计学重点学科
1厦门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中山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中央财经大学
第二类: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省级会计学重点学科或工管重点学科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复旦大学
5西安交通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南开大学
9重庆大学
10湖南大学
11 吉林大学
12 北京交通大学
13 暨南大学
14 中国海洋大学
第三类:优质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或211工程院校)
1东北财经大学
2中南财政大学
3西南财经大学
4财政所研究生院
5江西财经大学
6天津财经大学
考虑因素
1学校在国内国际名气——第一印象。
2会计专业排名—圈内的实力指数。
3地域差别—就业的范围和薪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区域得分—同类地区中学校的声望(比如在北京,央财很不错,但有几座大山压着,所以央财在北京的地位就不如东财在大连的地位显眼了,同类如上财。)
5国际交流,商学院的三大认证。
金融硕士 理工科考生比较多的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通常在跨考考研时,选报金融学和会计硕士的考生比例大概相同。但两者比较大的区别是,报考金融学的学生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数比报考会计硕士的要多很多。一般情况下,在报考金融学的考生中,非理工背景的仅占两成。
金融的实质是融通资金,保持现金流,或是提前投资,说到底是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任何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行为都是很危险的。所以,拥有较强逻辑思维优势和数学建模能力的理工科学生在金融业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对实体经济的理解能力上,毕竟实体经济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IT的基础上的。
目前的银行从业者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招聘时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所以对于文科考生,跨考金融学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第一梯队:四大名校(券商IBD、基金、咨询首选这四大名校)
1,北大光华:400左右,报录比3%以内,专业课极难,公共课改卷压分,就业极好,学费很高,但难度极大!复试比较公平!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
2,上交高金:一般400+以上,报录比为4.5%,但差额比例为2:1,师资极强,国际化程度全国第一招生人数少,而且复试刷人令人发指!不是顶尖大学的本科,基本复试被刷!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
3,北大CCER:一般370+,报录比为4%出国质量比较好,复试刷人厉害,难度极大!不太公平,对本科学校要求很高!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
4,北大汇丰:一般370+,报录比5%!双学位极具吸引力,就业前途非常好!学费比较贵!
5,清华经管:金融只招收金融硕士(专业硕士),名额为97人,而且在深圳校区,学费和光华看齐!但第一年的报考人数不是很多!难度一般!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估计今年清华经管要调剂生源!以前清华经管招收1名左右的统考生,分数线在360+,报录比5%,考数一。
6,复旦经院:一般招20人,报1000人,报录比比光华还低,就业极好。复旦的就业不比北大清华差,在上海的声望超过清华!但复试很公平,很多二本学生都不会被刷!
7,复旦管院:2011年新的金融工程和财务工程项目和国外顶尖大学合作培养,第一年的生源一般!极具吸引力,今后的生源看涨!
8,上交安泰:400+左右,报录比4%,很不公开透明,复试当然极其的黑!但国际化程度极高,就业极好(每年都有去高盛的),分数线很高,而且复试刷人非常厉害!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
9,北大经院:370+左右,报录比4%,就业一般,学术落伍,但复试极其公平。
第二梯队:
1,人民大学:360+左右,难度很高,就业有局限性!偏好科班!
2,上海财大:390左右,报录比为4%,难度看涨,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
3,南京大学:390左右,报录比5%,金融联考分数线仅次于复旦和上财!
第三梯队:
1,中央财经:分数很低,一般340左右!但北京公共课压分,而且央财专业课给分极低,导致分数线不是太高,偏好科班!
2,对外经贸:分数不高,两个学院招200+人,分数340左右,但北京压分!报录比9%!难度其实很大!当然就业很好,对英语要求特高,专业课都要求考专业英语!
3,南开大学:360左右,天津也压分,但南开的难度也就和央财差不多!
4,中山大学:390左右,岭南学院的分数极高,管理学院分数也较高!
5,厦门大学:360左右的金融联考,师资很强,但位置偏远!
6,武汉大学:370以上,但试卷简单!
第四梯队:
1,华中科大:350+,报录比8%,有高人坐镇,分数很高!
2,浙江大学:一般在360分,浙江分数放水,浙大金融没有博士点,导师都是原杭州大学的老师,项目都是省级项目,就业基本是浙江省内的分行,偏好科班!有5%的录取人数将会分配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三本)联合培养!
3,西南财大:招生人数多,但靠着校友积淀,就业不错!
4,西安交大:很难!
5,暨南大学:华南老二
法律硕士 比较纯粹的跨考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法律硕士可谓是为数不多的只招收非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说它是比较纯粹的跨考专业绝对实至名归。
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考生热衷报考法律硕士的原因很简单:不考数学。对于那些本科阶段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理工类和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以及本科阶段的专业培养课程中没有包括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法律硕士是不错的跨考选择。
如果本科学的是外语,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比较大顾虑。在各专业考研中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公平性。
第一名:北京大学
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开始分导师培养、双导师制度、拥有接近10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可以说是法律硕士教育和培养的典范,虽然学费较贵,但各项因素考虑是非常值得。
第二名: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费、学术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强、对法研教育也相对重视。
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文科首府、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拥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教育、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学费紧接北京大学、近年来大量法学知名学者,所以学术情况有所下降,但不损法学强校牌子,复试相对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容易一些,另外学术奖金相对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着重毕业生就业,而且基本上能进入国家机关。
第四名:华东政法大学
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东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西南政法大学之下,但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和资源的投放却在众学校之上,而且第二年开始分方向,在华东一带就业情况非常好,而且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而且地点处于上海,发展非常好。虽然有公费名额,但并非全公费,有“三助”金供学生,非常不错。
第五名:清华大学
非传统法律院校,近年吸纳很多人才,学术和教育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中国名校,复试非常难,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有学术奖金,近几年就业非常乐观。
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学
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的法学输送者,实力在中国政法之下,每年吸纳约200-300名法律硕士,地处B区,录取率相当高,而且前50%的学生可以拿全额奖学金,中间的51%-75%可以领取一般学费奖学金,虽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现象,但学术水平依然非常强。
第七名:吉林大学
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华北居多,前几年因人才流失导致学术下降,但近年重新调整后有所提升,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校园氛围非常好,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有“三助”金供学生,地处B区资助录取,在众多名牌法律院校中性价比相对较好的学校。
第八名:中山大学
中国名校,华南地区输送者,中大法学水平比不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法律硕士培养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国独创的JM/MBA/MPA联合培养,JM会学习很多管理层面上的知识,对于在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名气非常高,地处华南地区广州,就业非常乐观。
第九名:复旦大学
非传统法律院校,中国名校,输送情况不明但据闻在上海仅此华东政法大学,近年有超越华东政法大学的优势,但法学实力比不上同在上海的华东政法,但牌子非常好,国内外都非常有名,对法律硕士非常重视,第二年之后开始有方向,非常有潜质的文科高校。
第十名:并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结合学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资源,对法律硕士有复合型的培养计划,特比适合毕业后从事经济贸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学生。
第十名:并列,厦门大学
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在南方名气非常好,法学教育水平相当不错,仅此几名传统法律院校,学习氛围相当好,对学生毕业情况非常重视,大部分厦大毕业生到公检法机关、银行、知名企业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国法学输送中南和华南地区居多,自从合并后法学教育一度下滑,但近年来有了上升的趋势,法学实力要比中大之类要好,但对法律硕士教育方向资料非常少,所以很难把握具体实际情况,但近期获得民商法全国重点学科,以及知识产权成为研究基地,法学有所恢复,但综合就业、学校知名度、培养情况比不上中大和复旦,但合并后得到更多的校友,就业也相对乐观,特比是金融和经济方向的法律工作者。
其他较好法律硕士教育院校(综合): 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翻译硕士 比较重视语言水平的跨考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教育部颁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由此可见,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其他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要想真正达到客户的实际翻译要求,只有文本正确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惯用句法、专业词汇等方面都达到相关的专业要求,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是分领域翻译的根源所在。
对于想要跨考翻译硕士的小伙伴来说,一个好消息是翻译硕士不需要考数学;而坏消息则是它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很高。壮丁推荐里的考研难度两颗星是均衡了考生水平而得出的结论。
对于外语水平较差的考生而言,跨考翻译硕士难度不只两颗星,但对于外语专业或外语水平较好的小伙伴来说,考研难度在一星左右。
翻译硕士专业院校排名
1、北京外国语大学
2、上海外国语大学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北京大学
5、南京大学
6、复旦大学
7、厦门大学
8、南开大学
9、上海交通大学
10、湖南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 易报易考需求量大的而跨考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跨考这个专业的理由很简单,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
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这无形之中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创造了较大的就业机会。
另外,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是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从目前来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另外,行政管理不考数学,这在客观上也降低了跨考的难度。
行政管理专业院校排名
1、中山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北京大学
4、华中师范大学
5、浙江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兰州大学
9、吉林大学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闻传播学 跨专业比科班更有优势的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先给大家看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2012届就业率较高的本科专业中,新闻传播学以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3.8%高居所有专业的第30位,高于平均就业率91.5%。但是,毕业三年内职业转换率高的本科专业,新闻学以42%高居第二。也就是说,虽然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容易,但在三年内,有近半数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了。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新闻行业已经不欢迎万金油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而需要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与自己相关专业和行业报道的专业水准了。传统新闻学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
好比一位缺乏经济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的记者,是很难写出一篇有水准的财经报道的。随着外汇市场、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期货、产权交易市场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现有各类财经新闻采编及制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水平也显得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在IT领域,如果同时有一定的工科学科知识背景,报道会更具深度。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新闻传播学专业院校排名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中国传媒大学
3 复旦大学
4 武汉大学
5 北京大学
6 清华大学
7 华中科技大学
8 四川大学
9 暨南大学
10 南京大学
市场营销 比较矛盾的跨考专业
跨考热度★★★ 跨考难度★★
市场营销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专业。在各大招聘会上,市场营销人才始终是比较紧缺的,但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却达不到全国所有专业平均水准,同时它是为数不多的考生“跨进来”和“跨出去”(读研转变专业的比例达63%)都热门的专业。也就是说,学市场营销的没做市场没做营销,没学的反而要报考。
壮丁认为,市场营销是集合了诸多矛盾点的专业。是否选择跨考市场营销,比较核心的问题是,你想成为何种程度的市场营销人才。
如果你是想从事较低层次的营销工作,只是单纯地执行公司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比如销售工作,那就并不需要考研,甚至本科也不必是市场营销专业。
但是如果你想从事高层次营销工作,以及那些会影响到企业营销决策的工作,例如专业市场研究,那就需要统计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审美能力等都达到较高的层次,这就需要考研了。
市场营销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类别,除了营销类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还需要对相关的学科有所涉猎,金融、会计、政治、法律、军事、历史、地理、人文等。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需要更专业的人。
市场营销学专业院校排名
1 中国人民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3 北京大学
4 南京大学
5 天津财经大学
6 武汉理工大学
7 四川大学
8 对外经贸大学
9 吉林大学
10 中山大学
在这儿还要再提醒各位打算跨考的小伙伴一句:选择专业时还是要因人而异,注重自己的实际情况呦~
温馨提示:欢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试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欢迎关注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8
2016.11
18考研的你需要勇气......
31
2016.10
跨考翻译硕士辅导高分三大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