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3:反侵略/民族意识觉醒
已经立秋的天气还是火热,正在考研的小伙伴是不是也保持住了那颗持久的心,小编为2017考研的各位准备了史纲中的知识点,小伙们赶快拾起来放进脑海里吧。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都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②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③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2)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比较强音。
考研进行的如火如荼,时间紧任务重,小伙伴们要稳住心神,按照计划执行,考研政治需要不断的积累背诵,文都考研会陪着大家一起进步。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2:双半社会/反侵略 已经立秋的天气还是火热,正在考研的小伙伴是不是也......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1: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已经立秋的天气还是火热,正在考研的小伙伴是不是......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课本梳理(二十四):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考研的你看见暑假已经来到的样子,......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课本梳理(二十三):邓小平南方谈话 考研的你看见暑假已经来到的样子,会不会想放下......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课本梳理(二十二):三步走”发展战略 考研的你看见暑假已经来到的样子,会不......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课本梳理(二十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研的你看见暑假已经来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