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时间:2016-07-05 17:35:04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一、 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由中正大学首任校长、国际著名学者、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博士创建。目前,学院拥有生物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学科教育(生物)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建设有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与生物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及生命与健康研究院3个科学研究机构和江西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10000余平方米 ,仪器设备价值近2000万元。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力量雄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赣鄱“555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承担了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在研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在国际TOP期刊和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培养研究生200余人。

  接收专业简介

  食品生物化学:本学科方向主要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与检测设备,研究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在加工、贮运、食用过程中的物理、生化变化规律,可为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营养和安全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已成为生物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方向依托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配有各种先进的能满足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如气相-质谱联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定量PC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条件。

  本学科方向师资较强、结构合理,拥有4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实验师、1名高级工程师和4名青年博士讲师,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团队成员享有首批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商业科技创新人物”等20多项荣誉称号。本学科方向人员的研究内容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与高值化利用、发酵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检测、天然产物化学、糖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4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3600多万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为10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0多亿元。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5项,在研科研经费1200多万元。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Oncotarget》、《Food Hydrocolloids》、《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国际TOP期刊和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2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7部,获省部级科技奖8项,培养硕士、博士130余人。研究水平和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方向广泛服务于食品、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工程等工业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很强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业前景好。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生物制药、保健品、食品和生化药业等企事业从事技术管理、工程设计、产品研发、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到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工作;还可以到有关质检、商检和卫生防疫部门等事业单位从事生物检验、技术监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硕士毕业生还可以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现在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的核心。

  学科团队拥有一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共计价值400多万元),围绕人类健康和发展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手段(DNA分离纯化、DNA分析、克隆和转化、基因的重组克隆、RNA抽提纯化和分析、PCR、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定量PCR、DNA测序、DNA甲基化分析、DNA和RNA探针标记、体外突变、基因转染、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基因表达、RNA干扰技术、克隆基因的蛋白表达纯化和分析、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蛋白、免疫印迹、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等),在人类主要疾病的发病机理(如肿瘤发生、感染性疾病和糖尿病等)、主要水产经济动物的感染性疾病发病机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分子遗传机理、新型微生物酶工程及生物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等几个重要的国际前沿课题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为开发治疗人类疾病新药物奠定理论基础,为保障工农业生产高效产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发明新的生产技术。

  该学科目前由7名博士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经过10多年的科研积累,已经形成细胞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分子生物学两个学科研究方向,4个研究团队。近年来承担了11个国家级研究课题,5个省部级课题,共计在研基金600多万元。在FEBS Letter、Genes and Immunity、J.Leukoc Biol.、J.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 of Immunology、Oncogene、EMBO J.、PNAS、Molecular Cell、Cell、Nature、Molecular Immunology、水生生物学报、水产学报等杂志共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发明国家专利12项。

  微生物学:本学科方向立足于江西环鄱阳湖特定生态系统的丰富微生物资源,结合微生物功能筛选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微生物,研究它的重要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基因,阐明目标产物的微生物合成过程及其表达调控;结合诱变、细胞融合及基因工程等技术,选育和构建优良的菌株,并进行发酵条件等有关发酵生理学的研究,借助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手段,定位于将(具有明显江西区域特色的)丰富农副产品及其废弃物资源转化与再利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江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本学科方向的学术梯队成员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全体成员均拥有博士学位;已在微生物酶制剂、微生物产抗生素、微生物生化药物等领域已形成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项目总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在《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本学科领域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

  植物资源学: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江西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亚热带植物资源和江西特有的野生植物资源,一方面着力开展野生植物资源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的发掘、遗传机理和开发利用研究,野生优良基因渐渗诱发的表观遗传学,特有资源的保护遗传学等研究;另一方面致力于我省特有植物资源的生态分布、资源蕴藏量、药用价值等研究,为濒危中药材寻找替代品;同时开展大宗药用植物资源品种选育、活性成分及构效关系、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服务于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该研究方向已形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前瞻性的专业特色。

  本研究方向有“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支撑。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其中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本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2项、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包括重点项目)10余项。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Rice》、《Plos one》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动物行为生态学:动物行为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分支,由动物学、行为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而成,从动物个体和种群的层次研究动物行为模式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本学科方向立足于江西并面向全国,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以动植物关系为主线,围绕植物种子扩散和贮藏这一核心内容,开展动物贮食行为模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领域研究,揭示贮食动物对森林天然更新的影响机制;2)以鄱阳湖流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和行为学为基础,通过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的结构和格局研究,开展栖息地监测与评价,参与制定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为野生动物保护和持续利用服务;3)基于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开展农林害虫和城市昆虫的行为模式和适应性研究,为农林业生产和害虫综合治理服务。

  目前,本学科方向已在动物贮食行为生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濒危野生动物生态学等领域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学科优势。近年来,本学科方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项目总经费400余万元;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Oikos》、《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目前,该学科方向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45岁以下的学术梯队骨干都拥有博士学位。

  湿地生态学:本学科方向主要立足于研究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与环境监测评价、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策略研究;鄱阳湖湿地植被演化、物质环境、土壤环境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鄱阳湖湿地水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金属污染行为与植物生态恢复研究、重金属在湿地生态系统各组份中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研究、重金属等面源污染物的生态修复与控制技术;湿地资源不同开发利用途径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研究。

  目前湿地生态学方向已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近五年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项目总科研经费近400万元,在《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Phyt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环境科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学科团队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且全部均具有博士学位。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本学科方向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生物教育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生物教学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生物教育领域有开拓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生物专业基础与较高的教育学素养,在生物教学方面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目前,本学科方向已在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方面形成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毕业生先后进入高等院校、各类重点中学从事生物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科梯队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3人拥有博士学位。

  二、各专业接收名额:生物学16名,生态学4名,学科教育-生物11名。

  三、申请条件: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现,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心健康;

  2.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高校2017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3. 毕业时能获得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

  四、申请材料

  1.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本人陈述;

  3.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4.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5.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本校考生可不提供以上材料。

  五、接收程序、复试及录取办法

  1. 学生申请: 获得推荐资格的校内外学生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报名。外校考生还应按我校接收外校推免生简章要求提供相应材料。

  2.学院审核: 学院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并通知符合条件考生参加复试。

  3. 复试内容及形式:面试和实验操作技能测试。

  4. 复试时间及地点:分批进行,随到随复试。

  5. 录取规则:复试满分为100分,面试专家小组当场打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从高分到低分录满为止。

  六、签署协议

  被录取考生与学院签订协议。获得录取后不得因就业、参军、考公务员、出国、报考他校硕士研究生等理由放弃推免资格。

  七、学校奖助政策

  1.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并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学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多项研究生奖学金,具体如下:国家助学金(硕士生一年6千,分十个月逐月发放);奖学金:1、“新生奖学金”(其中分三等,一等新生奖1万元、二等新生奖6000元、三等新生奖3000元、推免生可享受一等新生奖1万元。)、“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2、“省政府奖学金”(1万元/人)、3、“学业奖学金”(省级学业奖8000元/人,覆盖面40%;校级学业奖4000元/人,覆盖面60%)、4、“熊智明奖学奖教金”(研究生将近1500元/人)等;

  2.为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潜能,鼓励研究生多出高水平成果,学校设立了研究生高水平研究成果奖(详见校发〔2015〕70号文件);

  3.为了鼓励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三好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评选和奖励办法,另有“研究生优秀单项奖”等评选。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任越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05

2016.07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计......

05

2016.07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05

2016.07

江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

  江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一、 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学院肇始于1940年......

05

2016.07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招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  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江西师范......

05

2016.07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  一、 文学院及硕士点简介  文学院简介......

05

2016.07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招生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  一、 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江西师......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