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揭秘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很多学生往往搞不清剩余价值理论,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由此导致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之所以发生概念之间的混同,逻辑体系的混乱和具体概念应该放到哪里的模糊,主要是我们前期的听课和复习不到位。虽然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考选择题,但是要拿到选择题的4—6分并不是易事,需要我们注意平时的考研政治复习。特别是听课之后要注意复习。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任何生产的前提都要投入货币,但是货币在不同的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主要用货币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出商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货币被称为资金。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主要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出商品然后把商品卖掉满足资本家购买剩余价值的欲望。所以我们说,当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用作追逐剩余价值的时候,它就转化为了资本。要想了解资本我们首先要了解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公式。商品流通的总公式为:W—G—W;资本流通的总公式为:G—W—G’。从这两个总公式中我们发现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起点、媒介物和终点是不同的,买卖的先后顺序也是不同的,一个是先卖后买,一个是先买后卖。这个应该怎么来理解呢?在商品流通中首先是先把东西卖出去换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新的东西。所以这一过程中,买卖的先后顺序是先卖后买。在资本流通中先是用货币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生产出新的商品,把商品卖出去得到比前期投资多了一块增加额的货币。在这一过程中买卖的先后顺序是先买后卖。同时货币在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实质和目的也不同。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货的媒介,用于实现商品的交换,满足人们的需要。货币在资本流通中充当资本用于追逐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所以,资本运动总公式,主要用来总结概括所有资本的共性,就是追逐剩余价值。同时还用来阐述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价值的增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却在流通中实现了。这个应该怎么理解呢?价值的增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这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在流通中必须实行等价交换,所以不可能产生价值的增值。同时价值的增值离不开流通。因为任何资本生产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资本家具有生产资料,他就要到流通领域,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上,去购买一样特殊的商品,也就是工人的劳动力。因为只有在劳动力的使用中,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所以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理论比较的抽象难懂,所以在大家复习考研政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理清每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搞清楚每个概念和知识应该放到那一块内容来学习比较合适。不要片段化的去记忆,单单的去记忆某个知识点,这样学习的效果不但会导致概念的混乱,还会导致逻辑体系的模糊。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1
2016.06
考研政治主观题做题技巧 主观题占据考研政治的一半的分数,中公考研整理了主观题的做题技巧,......
21
2016.06
2017考研政治:地主家的土地是怎么说没就没的! 我们一直在讲,中国是一个土地大国,农业大国,......
20
2016.06
2017考研政治:盘点那些易混淆高频文献,手快有! 考研政治的复习,除了大量背诵,还是背诵,甚......
20
2016.06
近现代史必考:抗日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20
2016.06
据了解每年考研政治都会涉及到很多国内外时政要闻,相信2017年考研也不会例外,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了......
20
2016.06
马上就要进入暑假了,许多考研党已经准备投入复习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推荐一些考研政治复习参加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