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已经圆满落幕,一些不幸落榜的考生打算二战再次考研,那么参加二战的考研党是不是应该换一个目标院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考研党二战要不要换学校和专业?
在经历了第一次的考试之后,不少同学对于自己的实力评估趋于理性,二战的时候就换了一所相对有把握的学校。假如你发现自己政治英语是优势科目那么也许你该挥手告别只看专业课成绩的一战学校,重新选择一所学校;假如你发现自己跨专业考研的难度过大,不妨换一个能用上自己之前知识储备的相关专业,重新选择一个专业。不过,小编还是不建议在二战时大跨度地换专业,除非你真的思虑周全了,毕竟隔行如隔山。
当然还有很多同学坚持了自己一战时的选择,那么在这次备考时,你就要把第一次备考时的遗憾全部实现,好好利用自己一战时的经验和教训,更加高效地备考,才不枉这一年的付出。
二战考生如何安排备考时间?
二战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备考时间是有弹性的,可以短于一战。一战要从三四月份左右开始备考比较合适。二战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9月初开始再一次备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备考一旦开始,就要保持一个紧凑有序的节奏,这与一战的同学并无二致。
二战考生如何应对备考压力?
很多人认为,二战的压力一定会很大,但是小编觉得,二战和一战的压力总量是一样的,只是压力分布是不同的。经过一年的摸索,二战的同学已经熟知课本的重点和出题点在哪,该按照怎样的计划和节奏来复习,所以来自专业知识方面的压力会比一战的同学小很多,整个过程也会更轻松一些。但是,到了比较后的冲刺时期, 二战同学的压力就会陡然上升。所以大家在考试之前的两个星期也许会相当紧张焦虑。其实,这些压力主要是由第一次的失败造成的,这时候如果再去想结果如何会给自己凭添不少烦恼。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在此提醒二战的同学们,把握好复习的进度,合理地应对压力,在备考时不要松懈,在考试之前一定要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去拼一把。
小编总结:敢于选择二战的考研党都是非常有勇气的,二战考生的失败教训是一笔宝贵财富,至于是否换专业或者院校都是看个人能力,院校方面如果之前定的目标太高可以结合自己分数选择一个靠谱的院校,但是专业还是不要跨度太大了,毕竟隔行如隔山。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