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看治国理政新实践
2017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果看这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规划如何产生的,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务实的精神,也必将对“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充满信心。因为其中体现了国家领导集体深刻的哲学思维。下面,文都考研政治李颖老师为2017考研学子解读“十三五”规划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十三五”规划与唯物史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16年3月16日人代会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转化为国家意志,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奔小康有了共同的行动纲领。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编制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访农家、进企业、走园区,察民情、问良策,先后到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加快振兴发展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就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对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还主持召开一些列的座谈会,听取各省主要领导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意见和建议。“十三五”规划的产生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实现“十三五”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在“十三五”时期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体现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二、“十三五”发展与认识论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明确发展理念,方能找准方向。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中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来源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的实践,也必将指导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
由此可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能保证各位2017年考研的考生对考研政治其中一门难度比较高的学科熟练掌握并取得高分,更能帮助大家学好毛中特这门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5
2016.05
2017考研政治:两点论与重点论详解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考研政治中属于重......
05
2016.05
2017考研政治:台湾问题考点全方位剖析 2016年4月27日上午十点,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国台办......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真题VS模拟题,到底哪个更重要 历年来的小伙伴们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真题都是每......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时政:习近平安徽调研精华(三)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时政:习近平安徽调研精华(二)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时政:习近平安徽调研精华(一)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合肥考察了中国科技大学、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