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学:注意得认知理论
在2016考研心理学中,心理学导论作为备考的整体第一部分,是打牢备考基础的关键,注意的认知理论是意识和注意这一重要知识点中的一个分支,希望各位考生能融会贯通的学习与掌握2016考研心理学导论。
一、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瓶颈理论、单通道模型):布罗德本特在彻里的双耳分听实验基础啊上提出了过滤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信息进行加工,这样就需要一个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选择较少的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他信息被阻断在外。过滤器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
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在各类的双耳分听实验基础上提出了衰减理论,她承认过滤器的存在,但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它既允许信息从注意的通道中通过,也允许从没有注意到的通道经过,只是后者受到衰减,强调上减弱了,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不同,有些刺激对人类意义重大。
3.后期选择理论(反应选择模型):
A.再后来双耳分析实践中,向被试的双耳听到靶子词语,包括靶子词,且随机呈现右耳或左耳,数量也相同,要求被试不管哪只耳朵听到靶子词,都作出反映。结果发现,左耳和右耳对靶子词的反映正确率很接近。据此,多伊奇提出了后期选择理
B.该理论认为,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得到充分分析,然后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选择是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映阶段;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人的重要性,重要的反应,不重要的不反应。
C.该理论可解释Stroop效应。
4.三种理论的比较:
①过滤器理论与衰减理论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过滤器的位置处于触及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因而这种注意选择具有知觉性质。但过滤位于察觉和识别之间,反应选择模型认为过滤器位于识别与反映之间。
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①卡尼曼认为,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对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②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动地占用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人可以根据情景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新异刺激上。③例如,一个娴熟司机可以毫无困难地一遍开车,一遍和别人交谈。
(2)双加工理论:①谢夫林等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加工的控制。②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在习得或形成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7
2015.11
2016考研:专业课看书更有效的方法 考研各门科目中,考研专业课往往是复习量最大的,有些专业光......
17
2015.11
2016考研心理学:意识与无意识 在2016考研心理学的备考中,心理学导论部分可谓是入门章节,是......
17
2015.11
中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与题型结构分析 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17
2015.11
农学考研试卷结构及专业课考试内容 1. 农学考研试卷结构 试卷每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
17
2015.11
法律硕士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分析 1、专业基础课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17
2015.11
西医综合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分析 一、试卷分布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总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