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中医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已经公布,请考生及时查看。若本部分内容如与教育部文件不一致,则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一、基础医学院
(1)中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5)学术学位
招生人数:30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初试) | 复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 _01中医理论体系研究 | 郭蕾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医内科学 方剂学 | ①《中医基础理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孙广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②《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③《方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邓中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
_02藏象理论研究 | 张俊龙 窦志芳 陈燕清 | |||||
_03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 苗宇船 | |||||
_04中医治则治法研究 | 张波 师建梅 | |||||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 _01杂病方证经验研究(内科方向) | 门九章 柴瑞霁 胡兰贵 马文辉 高建忠 李孝波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 金匮要略;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 | ①《金匮要略》,黄仰模,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中医诊断学》(第一版),季绍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③《方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邓中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
_02内伤杂病证治规律研究 | 李俊莲 | |||||
_03外感热病理论与临床研究 | 冯明 王卫星 | |||||
_04经方配伍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 何丽清 许凯霞 | |||||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 _01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 | 穆俊霞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 内经;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医古文 中医各家学说 | ①《内经选读》,王庆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②《医古文》,蒋力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③《中医各家学说》,严世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_02中医药信息化、标准化研究 | 杨继红 李华荣 | |||||
_0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研究 | 薛芳芸 | |||||
_04历代医家临床学说研究 | 张俐敏 | |||||
_05区域医学史研究 | 冯丽梅 | |||||
100504 方剂学 | _01方剂的现代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 | 郭晓峰、柴智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 方剂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药学 药理学 | ①《方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邓中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②《中药学》,高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③《药理学》,王乃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_02方剂配伍理论及方剂功效影响因素研究 | 闫润红、梁琦、柴茂山 | |||||
_03方剂创新药物及制剂研究 | 王永辉 | |||||
_04方剂配伍规律数据挖掘及临床应用 | 李艳彦 李志勇 | |||||
100505 中医诊断学 | _01中医四诊与辨证客观化、规范化研究 | 杜彩凤 梁红萍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 中医诊断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 | ①《中医诊断学》(第2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陈家旭,邹小娟,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②《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孙广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③《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
_02中医体质辨识与病证规律研究 | 田松 | |||||
_03中医急症证治规律研究 | 严芳 | |||||
_04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证治规律研究 | 李琳荣 李晶 郭文娟 马梁明 |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