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开始,研究生取消公费生,考研里也不会再有“公费生”这一名词。
研究生取消公费生,会不会影响报考人数?
研究生取消公费生,引发了某些人对教育公平的担忧,比如穷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就因为学费而被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会导致考研报考人数的下降。其实,这只是杞人忧天。
早在2007年,北大、复旦等17所“985工程”“211工程”名校便取消了公费生,2009年。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研究生都开始缴纳学费,以奖学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活补贴。2013年教育部的新规针对的是“985工程”“211工程”外的地方普通高校、艺术类院校。
研究生缴纳学费的确会带来一些影响,对学生而言,学费对是否会影响考生报考研究生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在报考学校或者专业选择的问题上更能发挥作用。为何? 缴纳学费不会真的让学生读不起书。名校自是不用说,拥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奖学金甚至能全面覆盖学生。对于地方的一些院校,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源,也纷纷出 台系列措施。中国经济网报道,安徽省从今年秋季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还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可与国家奖学金共享。硕士生资助 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并视物价适时调整。河北省发布消息,省内研究生培养单位向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但每生每年获得不少于24000元 的生活资助。其他省份纷纷出台了类似的相关规定,有些省份或者院校还将导师资助纳入研究生明面收入,只设下限,且上不封顶。虽说一些地方院校的奖助体系没 有跟上,但那只是少数,因而研究生缴纳学费会让部分人上不起学不能成立,因为,收费改革也不会对研究生报考热情造成多少影响。
研究生取消公费生,影响比较大的是高校
对于“985工程”“211工程”名校来说,可能会迎来更多的报考人数——既然都要交学费,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何不报考名气更好、专业更好的学校?
知名研招院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关注度居前,同时也是每年研究生考试竞争比较为激烈的高校。据跨考网发布的一份针对考生原就读大学性质的调查显示,非“985”“211”高校的考生占据73%,“985”高校生源占9%,“211”高校为18%。不少考生想通过考研,进入一所更好的学校继续深造,名校无疑成为众多考生心目中的“麦加”。
对于非“985工程”“211工程”的地方普通院校,可能会遭遇生源的减少。在研究生还有公费生之时,不少考生会考虑学费而根据自己的实力报考地方普通院校,但研究生缴纳学费之后,部分考生会因为教育投资成本,转而向名校冲刺。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