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第二章习题及解析

来源:跨考考研 时间:2013-06-03 16:45:23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第二章习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00年理科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答案】B

  2.(2000年文科题)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答案】C

  3.(2002年文科第1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答案】B

  【解析】此题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关系的确认和理解。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自在之物”),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为我之物”)。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类世界又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使天然自然成为人化自然。这样,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分化和统一。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2002年大纲中的一个新增考点,如果按照“当年大纲新增考点必考无疑”的命题规律,一般考生都应复习到位,因而都应选对。即便有的考生在对“自在之物”、“为我之物”不知何意的情况下,运用排除法,将A、C、D三个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也只能选B。因此,答案为B。

  4.(2002年理科第2题)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回答该题,首先明确“才能”所属的范畴。才能属于知识、认识范畴。而作为认识范畴的才能,其高低“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B项)。它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C项),更不“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D项)。但是,人的才能一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联。由于A、C、D都是错误的选项,因此,答案为B。

  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B

  【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二者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后,才能进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B。

  6.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 “荒”。这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比较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一方面,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在地球上拓展空间,不断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但另一方面,人类又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注意维持生态平衡。即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否则,一旦自然界“发怒”,人类便会遭到报复。本题即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03

2013.06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考研政治马哲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03

2013.06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二)考研政治之马哲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

31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

31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及答案解析(4)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

31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及答案解析(3)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

31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及答案解析(2)

  2014年考研政治多选题: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