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各位考研学子们整理的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供大家参阅:
政治考试的根本特点是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来分析考题。因此,在漫长的复习阶段中,必须从两个紧密关联的步骤上下功夫:首先是牢牢把握、吃透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其次是应用基本原理灵活思考,将其运用到对现实的分析之中。政治经济学在首轮复习中也同样应将“基本概念”置于复习的核心地位。这是复习的一个指导思想。
政治经济学在整个政治理论试题中分值比重较低,因此历年来在这一部分出论述题和材料题的频率较低,而多见于多项选择题和辨析题,而这两种题型都分外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透彻掌握。以近年来的辨析题为例,考查的全部都是基本概念。
在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单个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这里一定要非常强调“理解”两个字。“理解”的意思是,不仅要将基本概念的定义搞清楚,还必须弄清概念中的要害之处,以及这些要害与整个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有意识地“反过来想”,即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要害条件,概念还能成立吗?事实上在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中,“反过来考”的情况非常多见。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学现实性相对较强,可以在复习中结合实际进行对概念外延和内涵的准确把握。例如关于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个基本概念的要害在两点,一是“劳动产品”(这是它的基本性质,反过来说就是未经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属于商品),二是“用来交换”(这是它的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就是自用的产品不属于商品)。如果理解了这两个要点,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阳光”(未经人类劳动)、“农民自产的口粮”(用于自我消费)到底是不是商品。如果能举出现实的例子作为对概念的解释,理解和掌握自不待言。
其次是对同一章节内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政治经济学往往从一个比较基本的概念引申出多个概念,共同构成一个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成为考查的重点。从上面所列历年辨析题可以看出,此类考题出现比较为频繁。例如在“地租”概念体系中,就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这些基本概念。在平常的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概念群”的总结和辨析。
第三,要注意不同章节中相关基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政治经济学共有八章内容,重点是第二至第五章,而这四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逻辑极其严密。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到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割,从单个资本分析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分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因此政治经济学中的难题一般就出在跨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联系和比较上。例如: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演化形式(从围绕价值波动到围绕生产价格波动);简单商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两种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的联系与区别;职能资本与非职能资本的划分及其两者在收益上的差别;资本有机构成和地租理论的联系(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等,都是需要认真把握和深入理解的。一个对应原则是应该站在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高度,把握这些概念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如何准确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中这些抽象的“基本概念”?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议广大考生从3个层面来准备。
第一层面,单个的“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有些考生复习政治经济学的策略是“重记忆,轻理解”,这是极其错误的。正确复习方法是“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二层面,同一章节内相关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这些是考研试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部分。这里仅以“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为例。
广大考生除了把握这些概念的准确定义外,还应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实行收费制度,正是地租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其次,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都是从理论上概括的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其中前两种是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至于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则是相对于农业地租而言的,都属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具体的地租。应当明确,在任何一种具体的地租中(农业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都必然包含绝对地租;若租种的是优等地或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除须交纳绝对地租外,还要交纳级差地租;若租种的是带垄断性质的稀缺的特优地,除交纳前两种地租外,还要交纳垄断地租。
比较后,要注意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各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剩余价值,但其实质都是超额利润,即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部分才是地租。
第三层面,不同章节中相关基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简单商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两种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的联系与区别;职能资本与非职能资本的划分及其两者在收益上的差别;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对各部门、同一部门内各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不同影响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把握和深入理解的。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9
2013.05
以下是为各位考研学子们整理的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供大家参阅: 一、联系的客观......
29
2013.05
以下是为各位考研学子们整理的考研政治商品经济基本原理以及测试,供大家参阅: 一、货币的本......
29
2013.05
以下是为各位考研学子们整理的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供大家参阅: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
28
2013.05
考研政治中毛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第二、三节几乎是每年必考......
28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商品经济基本原理以及测试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
28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