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比较难就业年”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找工作是否动用过关系”一项,成了受访者颇为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约有21.5%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为求职动用过“关系”。此外,还有21.5%学生因为“关系”、性别、户口等因素,在今年求职时有过“被挤掉”的经历。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毕业生李同学直言,自己求职不顺的原因就是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的应届生该如何寻出路?一名负责就业辅导工作的老师表示,学校应根据学生意愿,建议部分缺乏“关系”的应届生到二三线城市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点
1没“关系”应去二三线城市
北京一家预算公司的古经理坦言,虽然公司层面会尽可能考虑平等对待每个求职者,但现实是,“关系户”往往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工作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陈同学说,如果一个毕业生关系不硬,在同等条件下的竞争中总是无法胜出。进不了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也挺好的,那边机会多,也更需要大学生去挥洒自己的青春。
对此,北京一家重点院校负责就业辅导工作的冯老师说,对于家庭贫穷、缺乏“关系”的家庭,学校会给予一定经济补贴,并根据学生意愿建议去二三线城市或者基层实现人生价值,例如做“村官”。
2二三线城市也“拼爹”
“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有‘拼爹’的现象。”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葛玉好,支持广大应届毕业生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因为这是趋势,但他不认为一个学生因为没“关系”,就非要去二三线城市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微博招生办)硕士生丁同学称,二三线城市更看关系,我进的这个二线城市单位今年就进来9个人,听说一半有关系。想进一些大型国有垄断企业也靠关系,我舅舅就在这样一个单位,每次查进来的应届生背景资料,肯定都有关系。
葛玉好说,大学生要认清这种现实,以乐观的态度选择企业文化更为开放、平等的企业就职,毕竟自身能力才是大学生求职时比较为重要的方面。
3有“关系”也会选二三线城市
武汉一所重点高校研究生会的副主席刘同学,曾组织就业辅导讲座。在他看来,负责就业辅导工作的老师会重点考虑学校的整体就业率,而非针对每个学生作出具体建议。
虽然他在一线城市缺乏用得到的“关系”,还在去年下半年求职屡屡因“关系”不硬而碰壁,但他认为,一线城市值得他去闯闯,“大不了闯不下去再回二三线城市。”
据其介绍,像他一些在意向单位有过硬内部关系的校研会同学,也会选择留在武汉等二线城市。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7
2013.05
2013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明确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
27
2013.05
我们从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承建商浪潮集团了解到,预计于今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
27
2013.05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河北省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5.5万人,比......
27
2013.05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设置的高等教育类型,主要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
27
2013.05
在已结束的2013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油气储运方向、石油加......
24
2013.05
2014英国研究生留学申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