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比较鲜明的精神实质。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协调发展,必须始终做到“五个统筹”。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就是说,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新成果:它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为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仅有单纯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不能构成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是一个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变迁的过程,揭示出发展是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过程。
第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变化,而且包括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坚持通过解决主要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非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同时重视通过解决和缓解非主要矛盾来推进解决主要矛盾。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突出强调要解决好社会事业滞后等突出问题,是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同时这又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人的前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
相关练习题见蒋中挺老师主编的真题预测百分百及绝对考场比较后五套题,考前必做,不做后悔去吧!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0
2012.12
2013年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随着考研竞争的白热化,一分决定考研成败的现象已是司空见......
07
2012.12
叫停公路违规收费 10月7日上午9时,河南省交通厅召开关于黄河公路大桥免费的新闻发布会:从8日零......
07
2012.12
考研政治分析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
07
2012.12
一、形势与政策没有变化 (一)形势与政策特别注意的内容 形势与政策国际部分特别注意以下内......
29
2012.11
2013年考研政治冲刺预测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
29
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