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考研五大怪象 硕士生贬值就业遭遇曲折

来源:燕赵都市报 时间:2012-11-15 13:09:20

  考研五大怪象

  “怪象”之一:整班去考研

  “怪象”之二:考研是为了家长

  “怪象”之三:“裸考”上阵,只想碰碰运气

  “怪象”之四:执意“再战”,不惜放弃已得到的录取机会

  “怪象”之五:大一动手,冲刺四年只为考研

  就业:曲线就业遭遇曲折

  正午当头,硕士应届毕业生王亚明身穿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职业装,步入一家公关公司,接受总经理助理岗位的面试。

  从年初开始,这是她参加过的第16次应聘面试,其间一共经历过8家公司的招聘,但都没能如愿以偿。

  王亚明拥有吉林省某名牌大学硕士学历,她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是在北京找到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过上相对有保障的生活。

  起初在9个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王亚明都以较高的成绩进入面试,但在面试环节,却屡遭拒绝。这使她逐渐对进入事业单位的想法有所动摇,开始陆续参加私企的招聘。

  参加过一些著名私企招聘后,她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单位反馈给她的信息是,招聘岗位看重的并不是较高的学历,而是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对于刚刚毕业的王亚明来讲,这恰恰是她的短板。王亚明觉得自己是个硕士生,不能轻易安置自己。在有些跌宕的应聘过程中,王亚明对前途有了些许迷茫。

  王亚明对记者说,研究生就业受到了博士生和本科生的“两头挤压”。想从事研究工作,但现在高校、研究院都要博士生,不要硕士生;而企业招基础性岗位,更青睐动手能力强的本科生。即使是企业需要研发人员,也会选择与科研院所合作,不会用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有些同学后悔读研:还不如本科毕业就工作,也不至于落到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王亚明沮丧地说。

  2008年,教育部开始对高校扩招进行反思,并且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但2009年,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开始扩大。

  本科生扩招之后,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比较大的国家。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始出现,高等教育走上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

  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持续长达13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就此画上句号,但研究生扩招却愈演愈烈。

  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比2003年翻了一番。

  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自此,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

  一份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也证实了这种尴尬: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