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考生在报志愿时更多地是瞄准各高校的研究生院,而对像中科院这样的科研院所了解并不多。事实上,没有本科生只有硕、博生的中科院,在研究生招生方面有许多特点。记者近日采访了中科院研究生招生办副主任冉盈志。
记者:学校今年考录比是多少?录取了多少人?与去年相比有什么特点?
冉盈志:今年全院博士生报名人数约为12000名,录取人数约为5800名,录取考生中硕博连读转博生占56%左右,另有直博生约300名,普通招考的报名录取比平均为3.7∶1左右。全院硕士生报名人数约为18600名,录取人数为7500余名,其中推荐免试生人数占录取总数的比例为30%左右,普通招考的报名录取比平均为3.1∶1左右。另外,专业学位录取人数为1700余名,占录取总数的比例为22%左右。
今年招生工作特点首先表现在国家专项计划支持我院“顶尖千人”团队的招生工作。我院申请了3个“顶尖千人”创新团队。博士生专项招生计划36名,硕士生专项招生计划80名。另外,还有“千人计划”博士生招生专项计划。
此外,工程博士招生工作进行首次试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同意,从今年起,全国25个研究生招生单位首次率先开展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试点工作。我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开设工程博士招生的电子与信息专业,同时适度扩大直博生招生规模。去年,我院首次招收直博生,12个研究所录取直博生79名。今年,我院招收直博生的研究所有46个,录取人数为300名。今后几年,我院将鼓励获得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培养的单位逐步扩大直博生的招生规模,使直博生年招生规模逐步达到1000名左右。直博生的招生工作是在原有计划内的招生类别的调整。
此外,与高校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为了增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今年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下达招生计划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录取人数,由上一年度的100名增加到200名,参与该项试点工作的培养单位由去年的12个单位增加到今年的22个培养单位,新增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10个培养单位。参与联合培养的高校由去年的9所增加到了17所,新增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高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联合培养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原则上等比例设置第一导师。联合培养的学生拥有双重学籍,以第一导师单位为主进行教育教学和学籍管理。
2009年,我院与全国同步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今年我院专业型硕士招生学科增加了1个翻译硕士类别,共有113个培养单位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36名,比去年多录取261名,增长比例为17.69%,占全年录取总数7500余名学生的22%左右。
记者:学校明年计划招多少名硕士?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比例是多少?导师数与招生数比例是多少?
冉盈志:明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共有121个培养单位和14个院系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17个培养单位和13个院系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预计共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7500余名,其中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占预计招生总量的26%左右,博士学位研究生5700余名。全院招生的导师共有5300余位博士生导师,其中有34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5200余位硕士生导师,导师数与招生数之比为博士1∶1.07,硕士1∶0.71,这个比例在全国的研究生招生单位中是比较低的。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有哪些特色专业建设点?
冉盈志:中科院研究生院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在我国现有的13个学科门类中,中科院研究生院拥有10个学科门类,尤其在理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工学的力学、材料、电子与通信、自动控制、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以及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分布在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的39个一级学科,共计137个专业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53个一级学科,共计213个专业点。此外,学校还拥有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农业推广硕士、药学硕士、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8个类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领域22个。遍布各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拥有3个国家实验室、8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并设有10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哪些学科比较强?师资队伍建设怎样?
冉盈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以及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国际影响大、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和导师队伍。全院有5300余位博士生导师(其中有34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200余位硕士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他们都是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杰出科学家,有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项目,不仅在学术领域成绩卓著,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此外,还有大量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著名教授来校任教或进行学术交流。众多的科学大师、学术巨匠登台讲学,使在校研究生拥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体验。
报考:♦2013考研报考指南 ♦研招简章 ♦推免生 ♦如何挑学校及专业
备考:♦2013年考研时间表 ♦政治 英语 数学 专业课 ♦历年考研真题
辅导:♦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任汝芬政治班 ♦海文 海天 ♦全国网络班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