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报道:考后首发2012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专题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题思路】
1.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帝国主义比较终没有能够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案要点】
1.(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①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
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
②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步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环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掠夺。它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甲午战争以后,随着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步伐的加快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的进程加快。因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再次战败,被迫与英、俄、德、法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并通过外务部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京津地区“门户洞开”,从而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进行敲诈勒索以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慈禧太后竟然厚颜无耻地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其卖国嘴脸。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比较终形成。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1)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并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酌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二者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
①前者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②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比较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4.帝国主义之所以比较终没有能够瓜分中国,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顽强英勇的反帝斗争,一次又一次挫败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同时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帝国主义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与牵制,也是任何一个帝国主义都无法单独灭亡中国的重要原因。
考试须知:2012考研时间安排 ♦应试技巧及考场须知 ♦首发2012考研真题
考前必看:准考证下载入口 ♦2012年考研考场规则 ♦2012考研考场查询
复习备考:政治时事汇总 必背考点 预测试题 ♦ 英语作文预测 模板大全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3
2012.01
专题三十 中国对非洲外交政策与所谓的“中国殖民论”有本质区别 【解题思路】 ......
31
2011.12
专题二十九 中日钓鱼岛风波 【解题思路】 1.日本挑起钓鱼岛风波的原因; 2.西方又一次......
31
2011.12
专题二十八 二十国集团 【解题思路】 1.二十国集团崛起的原因; 2.中国在二十国集团的......
31
2011.12
专题二十七 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与升值 【解题思路】 1.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基本主张; ......
31
2011.12
专题二十六 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解题思路】 1.正确认识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
31
2011.12
专题二十五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解题思路】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