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2考研政治时事热点:中国的外交战略

来源:跨考教育 时间:2011-12-27 15:27:06

  (1)和平发展道路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历经曲折,中国人民却孜孜以求、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汲取本国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艰苦努力,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更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看,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条道路比较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

  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集中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

  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

  ——和平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和平发展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和平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

  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世界意义。这条道路的成功既需要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外部世界理解和支持。

  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特别是在20世纪,追逐霸权、实力对抗、兵戎相见,使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国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认识,郑重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参与国际事务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途径。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2)中国的核心利益外交

  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中国充分尊重各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在积极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充分顾及他国正当关切和利益,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同各国各地区建立并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

  ——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中国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注重综合安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内涵扩展到更多领域。国际社会需要强化综合安全观念,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多样化安全挑战。

  追求共同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国际社会应增强共同安全意识,既要维护本国安全,又要尊重别国安全关切。要摒弃冷战思维和同盟对抗,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协力防止冲突和战争。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建立公平有效的共同安全机制。

  促进合作安全。战争和对抗只会导致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的唯一有效和可靠途径。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谐,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

  作为世界上人口比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负责任比较重要的体现。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国家,中国遵循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中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应按照责任、权利、实力相一致的原则,着眼本国和人类共同利益,从自身国力出发,履行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中国同周边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亚洲。主张地区各国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求同存异,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包括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密切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现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对其他区域合作构想持开放态度,欢迎地区外国家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不谋求地区霸权和势力范围,不排挤任何国家,中国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对周边邻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将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同舟共济的“亚洲精神”,永做亚洲其他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考试须知:2012考研时间安排 应试技巧及考场须知 ♦首发2012考研真题

    考前必看:准考证下载入口 ♦2012年考研考场规则2012考研考场查询

    复习备考:政治时事汇总 必背考点 预测试题 ♦ 英语作文预测 模板大全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7

2011.12

2012考研政治时事热点:欧盟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式出现——起源于国家信用,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出......

27

2011.12

2012考研政治时事热点:占领华尔街运动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了帐篷,扬言要长......

27

2011.12

2012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2005年4月,胡锦涛参加亚非峰会时第一次提出这一理念。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莫斯科,“和谐的......

26

2011.12

2012考研冲刺政治时事词解:太平洋共同体

  1947年2月6日,当时在南太平洋地区有属地和托管地的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六国......

26

2011.12

2012考研冲刺政治时事词解:拉美经济体系

  1975年10月17日,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告成立拉美经济体系 (Latin Aamerican E......

26

2011.12

2012考研冲刺政治时事词解:世界旅游组织

  1925年5月4日至9日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官方旅游协会大会。1934年在海牙正式成立国际官方旅游宣传......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