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时许,延安大学一名毕业生从母校图书馆9楼跳下身亡。警方调查后初步认定男生因不堪考研压力、对前途丧失信心而选择了轻生。据介绍,死者曾有抑郁症病史。(11月26日 西安晚报)
考研压力大,居然成为了杀人凶手?应该说是应试教育的又一个“牺牲品”才对,考研真的就有那么重要吗?真的就是大学生唯一的出路吗?
在现在看来,是名副其实的,学生是为了考研而考研的,前段时间,笔者写了一篇《“考研热”的背后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的文章,其中就着重指出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造成了学生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学生为了能够再有一个好的教育条件或名校“金环”,是很无奈的去考研的,他们是为了考研而考研的,可见,在他们考研的过程中,学生背上背着的是巨大的思想包袱,这样就会产生一些抑郁心理,一旦得不到有效的发泄,那么,像这样的跳楼事件,也就上演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一些高校,把考研也作为了一种扬名的途径,高校自身的学生,一旦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就可以趁这种机会,大肆鼓吹特吹,让别人知道自己院校是如何如何的牛,以此来作为炫耀的资本,鉴于此,作为学校自身,他们想让更多的人去考研,为了让学生去考研,他们提出各种诱惑性条件,来诱导学生考研,可谓是不惜血本的,这在无形之中,就会助长了“考研之风”,从学生自身来说,也许有的人并不想考研,然而,就是大多数的人都已经选择了考研,他们也来“跟风”,此时,又出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本身不想考研,却又偏偏跟上“考研风”的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就会很盲目的,就会是很被动的,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抑郁心理,一旦也得不到发泄,像这样的跳楼事件,也就上演了。
此外,现如今的就业坏境,也是造成该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在的就业压力下,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很注重自身的“名气”,他们往往会选择戴着高学历头衔的应聘者,本来一个本科生学历就可以做的工作,而偏偏就要选择一个研究生学历的,甚至是博士生学历的,很显然就是大材小用,他们宁愿选“贵”的,也不愿选“对”的,正是这种就业趋势,学生为了赶上就业形式,不得不咬牙坚持考研,可见,他们是带着就业压力才去考研的,一旦遇到挫折,一旦也得不到发泄,像这样的跳楼事件,也就上演了。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应该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考研,自己考研究竟想得到什么,不可盲目的跟上“考研之风”;作为学校,不应该只为了扬名,怂恿学生被动的去考研;作为用人单位,也请你们手下留情吧,也别再“逼”学生被动的去考研了。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