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在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时新增加的一部分内容,分值占总分数的14%。很多考生,特别是理科类的考生,认为记忆历史的东西有点乱,背了前面的,忘记后面的,还容易弄混。其实这门课的灵魂是围绕“中国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命题来写的,由此可以把史纲分为三个部分,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只要掌握住了复习方法的脉络,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半封建。这一时期几个不同阶级的革命,分别反映了早期中国阶层对社会发展的探索,具体有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封建官僚地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或立宪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注意它们各自的原因、特点、意义、经验教训等,容易命制客观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以1919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将中国历史分为新旧民主主义,所谓新旧民主主义主要是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共产党未出现、社会主义思想也未传入中国,所以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逐渐兴起成为革命领导阶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革命指导思想,所以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经常在客观题中出现,大家要足够的重视起来。
三、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1949年——今天):在这一时期,我们还可以细化为三个阶段:(一)1949年——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还未确立,1949年——1953年国家主要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未完成的一些事,从1953——1956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也叫“社会主义革命”,直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1956年——1978年,是社会主义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是弊多利少,像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等负面东西都是这个阶段产物,所以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三)1978年——至今,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这一部分内容与毛中特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好重叠,复习时要二者相结合。
通过以上对史纲部分的划分,相信大家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就会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清晰的理论框架。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7
2011.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新学科,考查方式较为灵活,但是仍然强调记忆的重要性,下面专家们针对这门......
07
2011.11
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哭声、眼泪、鲜血、汗水共同交织而成的历史。有屈辱的岁月,也有奋斗的征程,奋......
07
2011.11
考生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会遇到“唯物主义一元论”或者“唯心主义一元论&rdquo......
07
2011.11
众所周知,马哲在考研政治所占的分值是最大的,约22分。对马哲的复习如果不过关,那么考研成功和考......
07
2011.11
这一部分围绕着人的认识来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的问题,从逻辑上分为三个......
07
2011.11
在研究生考试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各科目当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性最强,区分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