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哲学的派别划分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和可知论的不同观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也是一个关键命题点,但其划分较为复杂,现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用图表加以列举,以期考生获得总体认识。
| 哲学 派别 | 一元论 (承认物质精神的统一性) |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 | 从阶段上分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旧唯物主义 |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  | ||||
| 从发展观上分 | 辩证法的唯物主义 |  | |||
|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  | ||||
| 从历史观上分 | 唯物史观 |  | |||
| 唯心史观 | 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 ||||
| 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 从形式上分 | 主观唯心主义 | 夸大主观力量, 且此力量真实存在 | ||
| 客观唯心主义 (神秘主义唯心主义) | 所夸大的精神力量 不真实存在 | ||||
| 从发展观上分 | 辩证法的唯心主义 |  | |||
|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  | ||||
| 从思维-存在同一性上分 | 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 承认物质精神的同一性 | |||
| 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 以康德为代表 | ||||
| 二元论 (比较终倒向唯心主义一元论) |  |  |  |  | 
|  | 本体论 | 辩证法 | 认识论 | 历史观 | 可知论 | 
| 唯物主义 | 都坚持物质本体论 | 不一定都坚持 | 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把意识看成是客观物质的反映。 | 不一定都坚持唯物史观 | 不一定都坚持唯物史观 | 
| 唯心主义 | 都坚持精神本体论 | 不一定都坚持 | 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坚持先验论(认识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先验论和唯心主义是一一对应的。 | 都坚持唯 心史观 | 不一定,既有可知论的唯心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又有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是一种唯心主义) | 首次提出唯物辩证法的体系,而不是首次提出唯物辩证法的思想。马哲首次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黑格尔首次提出了辩证法体系。 | 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的被动反映论),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的辩证法。 | 首次提出唯物史观,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 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了能动的可知论。马哲的首要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2
2011.07
考生要注重提升自己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
12
2011.07
1,邓小平理论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多选)(一)★ ①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12
2011.07
具体而言,这阶段要做的工作是:①查漏补缺,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出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考点,......
12
2011.07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
12
2011.07
第三篇 认识论考点概括 一、认识的本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
12
2011.07
四对范畴 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能够通过现象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