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复习提示:理解和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和建设者,统一战线的内容、任务和重要意义。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同时,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舆论的、行政的手段,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其领导阶级的作用。
(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比较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比较多的依靠力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强烈要求改变贫困落后状态的广大农民,表现了可贵的创业革新精神,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繁荣了农村经济,而且促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者向工人阶级转化。
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关系国家发展大局。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民主权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工农联盟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为此,对知识分子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5
2011.04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
25
2011.04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
25
2011.04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在......
25
2011.04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复习提示:复习本章内容要重点掌握当今时代主题的转换、世界多......
25
2011.04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5
2011.04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