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2年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详解

来源:育路教育网 时间:2011-03-23 10:36: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提要 
  「重点考点所在」重点是第三、四、五、六章,尤其是前三者。它们本身是该学科的重点难点内容;历年试题,尤其是辨析题和分析题这类主观大题也主要集中在这几章,这就更证明了它们应该成为复习重点。其他各章主要考到选择题,其中某些知识点和原理有出到大题的可能性。 
  「出题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出题特点有:①题干部分常用历史典故、科学事例、社会现实事例来命制,考察考生对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但一般而言,不直接涉及现阶段的方针政策事例,相对而言与社会现实保持一定距离;②只要把握好考点,选择题和分析题都可以在相对脱离题干和材料的情况下解题。选择题多数只要是选项正确的就考虑选。分析题更侧重于要求答出较完整的原理。 
  「06年、07年分析题出题特点」06年所有分析题的出题特点是:问到两个以上的问题,考察到两个以上的跨章节考点。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考察方向。07年很有可能沿用这种出题特点。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观的意义(选择题) 
  「96年理科第11题,97年文理科第11题」 
  第二章 唯物论 
  1、物质与运动、时空的不可分割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选择题) 
  「96年第1 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表明惠能的观点是。06年第1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2、实践的定义、特点、形式等(选择题)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多年考到的选择题) 
  「02年文科第1题,理科第1题,03年第2题,04年第2题,05年第34题」 
  4、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非常可能的选择题) 
  「99年文科第2题,00年理科第1题,01年文科第2题,理科第3题,02年文科第16题,理科第17题,05年第1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其哲学上的含义是」 
  第三章 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相关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选择题和分析题的某个方面) 
  「01年理科第17题:DNA遗传信息,04年第31题: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05年第16题: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六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06年第38题Ⅱ: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面临的三重困境」 
  2、四大辩证法范畴:本质和现象、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结果、可能和现实(尤其是前二者,选择题或分析题的某方面) 
  「96年理科第23题:辨析: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95年文科第23题:辨析: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3、质量互变规律:其考试方向:①度(选择题);②关于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即连续性和阶段性、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分析题的某个出题方向) 
  「01年理科第2题:鲁迅评《三国》人物塑造,98年文科第12题:中国古代格言成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4、否定之否定规律:其考试方向:①对待一切事物的辩证否定即批判继承的态度;②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即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分析题的某个出题方向) 
  「04年第37题Ⅱ:(3)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5、矛盾规律(选择题和分析题。必考,考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 
  「01年理科第16题:中国加入WTO的启示,03年第16题:“和实生物,同则不继”,04年第17题:广告画说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同一性;04年第37题Ⅱ:(3)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93年第15题:“白马非马”割裂了事物的…关系;99年文科第35题:分析题:某鞋场的生产营销策略;00年文科第33题:论述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请用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阐述对它的看法;03年第37题Ⅱ:(3)运用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06年第34题: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第四章: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选择题或者分析大题的某方面) 
  「06年第3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03年第3题:人的视觉与光谱;02年理科第2题:马克思原话:搬运夫与哲学家的区别小于家犬与猎犬的区别;96年文科第27题:辨析:科学活动中,为了公正,应当避免“有色眼镜”,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和哲学指导,使人们对一切理论持中立态度」 
  2、认识的发展过程原理(考到的概率很大,且涉及到大题的可能性很大) 
  「99年文科第3题:“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00年理科第17题:同一棵树,在木匠、画家、植物学家看来不同。00年理科第30题:辨析:凡是亲眼所见,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02年文科第31题:辨析:古希腊哲学家说,如果没有理性,眼睛是比较坏的见证人。03年第34题:分析题:“伯乐相马”」 
  3、真理观(多年考到分析题,今年选择题、很可能的大题考点) 
  「06年第34题: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97年文科第23题:辨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01年第34题:分析题:关于丁肇中的夸克模型,」 
  「模拟试题」 
  故事1:相传在古时候,两个穷乡僻壤的樵夫相遇,在劳动间歇,遥想着皇帝的生活说:“皇上每天上山砍柴,用的恐怕是金斧头吧”。 
  故事2:相传清末,有河北的农民在夏夜乘凉,想象着慈禧太后在紫禁城里的生活。有人说到:“老佛爷在宫里的生活好得没得说,顿顿都吃烧饼卷大葱。到了夏天的晚上,坐在老槐树下乘凉,有宫女给摇着扇子。老佛爷肚子饿了,就喊一句:”太监,拿柿饼来!‘“ 
  故事3:古时候,北方的市集上来了一只大象,人们很稀罕,都跑去看大象。有几个瞎子看不见,就去摸象。摸过之后,那几个瞎子交流感受。有一个说:“大象象条蛇,又长又细”。另一个说:“不对。大象象蒲扇,又薄又软”。又一个说:“也不对,大象象堵墙,又大又宽”。比较后一个说:“都不对,大象象柱子。又圆又粗”。原来,瞎子们摸到的分别只是大象的尾巴、耳朵、肚子和腿。 
  (1)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故事。(6分) 
  (2)“盲人摸象”的故事对我们辩证地看待、思考问题有何启示?试举一例说明之。(4分) 
  「考点与试题分析」 
  考点:①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尤其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知识点。该原理与知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要内容认识论部分的重要考点。②认识和实践的有限性原理。③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及其认识的发展过程原理。④辩证法的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本题这类运用典故和故事设计出题的情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题的考察中很常见,考生应当加以注意。 
  「答案要点」 
  (1)前两个故事较贴切地说明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象,归根到底都来自实践。故事中的樵夫和农民,他们头脑中关于富裕生活的认识,来自于其有限的相对落后的生活生产实践。他们对于皇家生活,既无直接的感性经验,也没有其他方面的间接经验,所以他们对皇家生活的想象与实际情况是大相径庭的。(2分) 
  后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认识论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每个瞎子各自只是获得了关于大象的感性认识,这些认识和感性经验是片面的、粗浅的、有限的,只是对于事物的初步的现象层面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经验有待于丰富、全面,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比较终得到实践的检验。瞎子们对于大象的概念只是建立在片面有限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所以陷入了谬误。(2分)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有限性,人们的实践是有限的,感观能力和感性认识是有限的,理性能力和理性认识也是有限的,所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每一时代和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人的认识只有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才能获得准确的认识,也才能达到日益丰富的实践水平和成果。(2分) 
  (2)“盲人摸象”的故事启示人们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本身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客观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和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分) 
  考生应当举出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关全面联系看问题的一个事例或者故事,指出其所蕴涵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原理,并说明其重要性。(2分) 
  第五章 社会基础与社会本质、社会结构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今年的新增考点,属于大纲表述的补充完善。可能的选择题) 
  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多年来考到大题的知识点,重要的跨学科的知识点,今年可能再次涉及到分析题,如在07年第38题Ⅱ中考到) 
  3、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涵义和构成要素(选择题,尤其是关于科技在其中的地位) 
  「02年文科第2题,理科第3题,01年文理科第31题:辨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4、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选择题) 
  5、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分析题的某个方面) 
  「模拟试题」 
  《伊索寓言》有一则故事说,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请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有人从这则故事得到启发说,“谎言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请分析故事的本意,并对以上观点进行驳斥。(6分) 
  (2)放羊娃的多次撒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说明“诚信”等道德准则的重要性。(4分) 
  「考点与试题分析」 
  本题设计考到的考点有:①认识论的真理及其客观性原理;②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③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原理。这些知识原理都是本年可能考到的重要考点。 
  本题还考察了考生结合典故事例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并且关于“诚信”道德准则的考察,还贴合了当前社会现实状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实际。这种引用典故材料,同时又结合现实状况的出题方式,是本年和以后考研政治分析题的重要的出题方向,考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 
  「答案要点」 
  (1)这则故事的本意是说,放羊娃多次撒谎,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比较终使自己受到损失,自食其果。这则故事主要是说明在社会生活中诚信等道德准则的重要意义。 
  “谎言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的观点,是对这则故事涵义的误解。它违背了真理观的基本原理。(2分) 
  真理就是主观同客观的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检验标准、作用等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真理有其客观的确定的内容和标准,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者靠“谎言重复一万遍”得来的。 
  真理和谬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真理和谬误二者有原则区别,但又相伴而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超出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转化为谬误,反之亦然。但是二者的相互转化,需要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谬误、“谎言”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真理,但决不是靠主观意志或者“重复一万遍”来实现。(3分) 
  “谎言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是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这种相对主义诡辩论抹杀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是有害的。(1分) 
  (2)“诚信”等道德原则属于意识形态。它又称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意识形态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包括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观念创新等方面。(2分) 
  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的发展。“诚信”等道德原则,作为人类社会积极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成果,是人类和谐共存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反映,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这则故事也说明,人类社会要坚持和弘扬“诚信”等道德原则。(2分) 
  (评分参考:如果考生的论述与答案不尽相同,但是用真理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进行了分析,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6分。) 
  第六章 社会规律与社会发展动力 
  1、人类社会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非常重要的选择题考点,可能的分析题方面) 
  「06年第18题,05年第4题,04年第16题,00年理科第35题」 
  2、群众史观和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可出选择题或者分析大题方面) 
  「模拟试题」 
  一夜间,继前两年鸭脖子借着《生活秀》风靡全国之后,又一发迹湖北的小吃——掉渣儿烧饼迅速窜红全国。短短数月,上海、杭州、北京、南京、广州……2块钱一个的掉渣儿烧饼几乎风靡全国大中城市,几乎随处可见写着“油而不腻,口感柔和,入口即融,鲜香可口”广告词的牛皮纸带。在北京西单、新街口等繁华地段,比邻而开的烧饼店同样随处可见。 
  有人说,掉渣儿烧饼风靡的原因不外乎价格便宜、大众口味容易接受、包装有特色、名字“掉渣儿”有特色等等。也有人说大众的口味谁也说不准,和鸭脖子的风靡一样,掉渣儿烧饼的火爆完全是偶然的。 
  趁火打劫地傍着“掉渣儿”走的烧饼店还在从蔓延:掉渣渣、掉掉渣、土掉渣、掉渣王、土家掉渣、土家掉渣的……但就在此时,风靡一时的号称“中国式比萨掉”的渣儿烧饼从窜红到衰落同样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以春节为标志,北京、上海烧饼店排队的队伍越来越短。据了解,眼下混水摸鱼发“掉渣儿”财的人主要有三种,一些烧饼店、早点摊挂出掉渣儿烧饼的招牌混水摸鱼。一些商家,趁着“掉渣儿”烧饼知识产权保护的漏洞,傍着“掉渣儿”、“土家”搞加盟收取加盟费,而一些像“200元传授恩施土家烧饼制作技术及提供配方”的帖子在网上随处可见,价格也越来越低。 
  认真分析,掉渣烧饼昙花一现式的盛开的原因也未必完全是偶然的。比如,对商标的保护不利。有关报道称,作为烧饼热比较核心的“掉渣儿”商标只是刚刚申请。又比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在掉渣儿烧饼推广过程中,创始人没有注意对配方的保护。烧饼店泛滥了,有人就卖配方赚钱,结果市场越做越烂,陷入恶性循环。再比如,对像有特色的包装纸袋的设计没有及时申请著作权保护。 
  (1)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掉渣饼“从窜红到衰落同样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的原因。(5分) 
  (2)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在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完善知识产权和提高公平竞争意识的重要性。(5分) 
  「考点与试题分析」 
  考点:①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该原理与知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法部分07年的重要考点。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该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规律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题还考察了考生结合社会现实事例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这种出题方式近年也出现过,如05年第34题考到“大型科普展”。考生对这种出题形式也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注意。 
  「答案要点」 
  (1)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要发生的、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偶然性之中隐藏、体现着必然性。掉渣饼“从窜红到衰落同样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的事例,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2分) 
  掉渣儿烧饼迅速窜红全国,有其偶然性因素,但偶然中隐藏着必然,掉渣儿烧饼的口味大众化、包装新颖、价格适中等自身优势中有其迅速被大众接受的必然性。掉渣儿烧饼的迅速衰落中也有其偶然性,如不重视商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但偶然性之中隐藏、体现着必然性,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操作手段必然被市场所淘汰就是偶然性之中的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我们要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辩证法原理,来做到全面、深刻地分析事物及其原因。(3分) 
  (2)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就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制度与设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经济基础的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知识产权法规,还有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和观念与之相配合,这些法规和意识等就是上层建筑的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建设决定了知识产权法规、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和观念的必然性。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及时地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和培育提高公民的公平竞争意识等方面,将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建设。(3分) 
  第七章 社会目标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可在分析题中作为一个方面涉及到,做基础性理解而结合材料展开即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历年曾作为选择题辨析题考到,今年可能考到选择题) 
  「98年理科第23题,97年文科第23题,00年文科第30题,00年文科第18题,02年文科第17题,06年第18题」 
  2、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选择题,几乎每年必考到,尤其是“人的价值”。今年也将是结合社会现实事例出到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 
  「97年文科第2题: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01年理科第18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04年第3题:“非典”病愈者捐出血清;02年文科第3题,02年理科第18题;05年第31题辨析:关于“许衡不摘道旁之梨”的典故,06年第20题:丛飞的故事」 
  「模拟试题」 
  我国选手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并在2006年的世界锦标赛中打破了世界记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后来他也由此获得了高额的奖金和其他各种商业性收入。这说明 (D) 
  A人的社会价值是体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 B人的社会价值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归宿 C人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其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 D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本质上是统一的。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3

2011.03

考研政治答题方法及答题步骤总结

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考研政治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拥......

23

2011.03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马哲热点问题与应试突破

  第一部分
  马哲热点问题
  1、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可用上层建筑、意识......

23

2011.03

2012年考研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是考试的难点

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考研政治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政......

23

2011.03

2012年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哲学的复

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考研政治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2......

23

2011.03

2012年考研时政之解读两会之政府工作报告

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考研政治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每......

21

2011.03

2011年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2

2011年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21) 61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支撑构件。 庑......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