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植物纤维原料的三大主要成分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子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和相关用途。
2.掌握木材和非木材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的特点和鉴别特征。
3. 掌握植物纤维原料少量成分的特点及其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二、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时间:180分钟
三、范围与要求
第一章: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植物纤维原料种类、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特点及其与制浆造纸性能的关系。
1.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关系,理解植物的分类原则。了解植物的命名、组成及含义;正确理解植物与制浆造纸之间的关系。
2.熟练掌握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分类及其代表性植物。
3.掌握植物纤维原料的三大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4. 正确理解植物纤维原料的少量成分及对制浆造纸的影响。了解常用植物纤维的比较。
5. 正确理解木材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掌握针叶木和阔叶木生物结构的区别。
6. 正确理解非木材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掌握常用的非木材纤维原料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
7.掌握纤维细胞壁的微细结构,纹孔的分类及在制浆造纸中的作用。掌握纤维细胞形态与纸浆(张)性质的关系。
8. 正确理解植物纤维原料的鉴别特征。我国常用纤维原料及其进口浆料的特征。
9.了解我国制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现状,掌握其改善的途径。
第三部分 芳香烃
1、掌握苯及其同系物—苯的结构、同系物的异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卤代、硝化、磺化反应和傅-克反应等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历程,氧化反应,加成反应,侧链上的卤代反应等)。理解并掌握苯的结构和芳香性。
2、掌握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规律。
3、熟悉萘、蒽和菲等稠环芳烃及非苯芳烃。
第四部分 立体化学基础
1、熟悉立体异构体的分类,理解构型和构象的异同,初步建立三维空间概念。
2、熟悉顺反异构体的类型、命名和性质。
3、掌握旋光异构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平面偏振光、旋光性和旋光性物质、旋光度和比旋光度、手性、对称因素、对映体、非对映体、差向异构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等),理解旋光性与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旋光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初步了解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及不对称合成。
4、掌握构象的概念和简单化合物的构象分析(乙烷、正丁烷、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等)。
第五部分 卤代烃
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掌握卤代烃的命名,熟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制备。
2、掌握卤代烷的取代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及其规律,理解卤素与双键位置对卤素原子活泼性的影响,了解消除反应历程及多卤代烃。
第六部分 醇、酚、醚
1、熟悉醇的结构、分类、异构、命名、物理性质(沸点及溶解度)及其规律,掌握醇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一步理解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竞争,了解醇的制备和应用。
2、熟悉酚的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掌握酚的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化学性质,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了解酚的制备和应用。
3、熟悉醚的结构、分类、命名及其性质特点。
第七部分 羰基化合物
1、熟悉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掌握羰基的结构特征与醛酮的化学性质,了解醛酮的制备方法、常见的醛酮及其应用。
2、熟悉不饱和醛酮及α,β—不饱和醛酮的性质。
3、了解醌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第八部分 羧酸及取代羧酸
1、熟悉羧酸的结构、分类和物理性质,掌握并理解羧酸的酸性强弱及其变化规律,掌握羧酸的化学反应和二元羧酸的性质,了解羧酸的制备方法。
2、了解取代酸的分类和各种取代酸的命名,掌握各取代酸的酸性及其变化规律,熟悉取代酸的反应和常见取代酸的应用。
第九部分 羧酸衍生物
1、熟悉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理解并掌握羧酸衍生物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2、熟悉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和性质,了解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部分 含氮化合物
1、了解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掌握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熟悉胺的制备和性质。
3、掌握重氮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了解偶氮化合物。
四、试卷结构与题型
1.题型:选择填空题:40%,完成化学反应式:20%,合成题:20%,问答题:20%。
2.卷面总分:100分
五、参考教材
(1)徐寿昌.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册、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二章:木素
木素分离的方法、木素定量分析方法;
木素中存在的功能基、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木素结构单体之间的联结方式;
木素的化学反应性能,木素基本化学反应及漂白方法中的主要反应;
木素的物理性质及其利用;
光谱分析基本概念及其在木素结构研究上的应用。
1. 正确理解木素在细胞壁中的存在部位,掌握其在各个壁层中的浓度和含量分布。
2. 正确理解木素分离前的准备,掌握木素分离的方法分类和常用的木素定量分析方法。
3.理解木素中存在的功能基,掌握木素的三种基本结构单元。
4. 正确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木素结构研究上的应用。
5. 正确理解木素结构单体之间的联结方式,LCC的基本含义。
6. 正确理解木素的化学反应性能,掌握木素在不同制浆方法中的基本反应,不同制浆方法中木素溶出的方式。
7. 正确理解木素在不同漂白方法中的主要反应。
8. 正确理解木素引起发色的原因,了解木素的发色基团。
9. 正确理解木素的物理性质及其利用。
第三章: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合成过程;
纤维素分子量和聚合度的测定方法;
纤维素大分子的结构层次、构象、聚集态结构;
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及其影响;
纤维素的吸湿与解吸、润胀与溶解;
纤维素的电化学性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纤维素的降解反应;
纤维素的酯化和醚化、化学改性。
1.掌握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了解其生物合成过程。
2. 正确理解纤维素分子量和聚合度的含义及其常用的表示方法。
3. 正确理解纤维素分子量和聚合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常用的粘度法测定。
4. 正确理解纤维素的多分散性。
5.掌握纤维素大分子的结构层次、构象、聚集态结构。
7.掌握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及其影响。
8. 正确理解纤维素的吸湿与解吸、润胀与溶解的含义。掌握纤维素的电化学性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9.了解纤维素的热降解、机械降解。
10.掌握纤维素在不同制浆方法中的降解反应。
11. 正确理解纤维素的酯化和醚化、化学改性。
第四章:半纤维素
1. 正确理解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掌握常用的半纤维素命名法,理解分枝度的含义。
2. 正确理解半纤维素的分离与提取方法。
3.掌握半纤维素酸性水解和碱性降解的基本反应。
4. 正确理解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理解溶解度和分子质量,掌握半纤维素对纸浆及纸张性质的影响。
5. 正确理解半纤维素的利用。
第五章:新型和功能性纤维
1. 正确理解各种新型纤维种类及其特点。
2. 正确理解常见的功能性纤维,主要是传导性纤维、医疗保健用纤维、阻燃纤维、防护功能纤维、水溶性纤维、变色纤维等。
3.掌握制浆造纸用新型纤维及其造纸行业在开发新型功能纤维的进展。
四、试卷结构与题型
1.题型:填空题:20%,简答题:15%,简述题:25%,论述题:40%
2.卷面总分:150分
五、参考教材
1)《植物纤维化学》第三版,杨淑蕙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植物纤维化学》邬义明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纤维物理与化学》詹怀宇主编 科学出版社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4
2010.09
一、考查目标
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纺织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染整工艺学》内容包括纤......
14
2010.09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σ键、π键以及共价键的属性;掌握影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云......
14
2010.09
点击下载: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考试大纲(835食品化学) 1、水★ 1.1水和冰的物理性质 ......
14
2010.09
点击下载:《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书目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第2版,......
14
2010.09
一、考试性质
《织物组织学》是2010年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
14
2010.09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各类纤维的基本属性,结构和性能特征。
2.掌握纤维材料的各类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