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1年考研历史学大纲与2010年大纲变化对照表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9-06 09:20:06

大纲
科目

2010大纲要求

2011大纲要求变化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等,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相关专业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文字稍作变化:改为“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无变化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 ,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问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

问答题”改为“论述题”,分值由“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改为“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

大纲
科目

2010大纲要求

2011大纲要求变化

四、考试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

1.中国历史的开端
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氏族公社
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标题改为“史前时代”
第一节改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第二节改为“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第三节改为“古史传说”

 

 

2.夏商西周
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商族的起源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
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商、西周的文化

第一节、第二节合并改为“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
第三节、第四节合并改为“商朝及其考古发现”
第五节、第六节改为“西周的盛衰”
第七节去掉“商”改为“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第八节、第九节去掉了“夏、商”合并为“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3.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一节改为“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
去掉了第三节“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第四节“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
第五节去掉了“科技”改为“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
增加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4.秦汉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
汉代的社会结构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一节改为“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
第二节改为“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第三节改为“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
第五节、第六节合并改为“东汉的统治”
第八节去掉了“秦”改为“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七节、第九节合并改为“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
第十节去掉了“对外关系”改为“秦汉的民族关系”

 

 

5.魏晋南北朝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十六国与南北对峙
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合并改为“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第四节改为“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第五节改为“东晋南朝的政治”
第七节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
去掉了第八节第九节

 

 

6.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
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改为“隋朝的统一与覆亡”
去掉了第三节
第五节改为“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六节第八节合并改为“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第七节改为“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

 

 

7.宋、辽、西夏、金、元
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
宋代经济的繁荣
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元代行省制度
元朝的民族政策
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节改为“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第二节改为“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第三节改为“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第四节增加了“元朝”改为“宋元的社会经济”
去掉了第六节、第七节
增加了“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8.明清(前期)
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
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东林与复社
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明末农民战争
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
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
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标题改为“明、清(鸦片战争前)”
去掉了第二节“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
第三节增加了“政治”改为“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第四节第六节合并改为“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
去掉了第五节“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第七节改为“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第九节改为“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去掉了第十节“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
第十一节改为“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第十三节改为“明清国家制度”

大纲
科目

2010大纲要求

2011大纲要求变化

 

二、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对华侵略
两次鸦片战争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合并改为“列强历次侵华战争”
去掉了第二节“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增加了“边疆危机与朝贡体系崩解”、“列强划分势力范围”两个知识点

 

 

2.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义和团运动

标题改为“清统治的衰落”
第一节改为“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
将第三章“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移到第二章里
增加了“清廷政局”一个知识点

 

 

3.晚清政局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标题改为“近代化的启动”
将第五章“维新变法思潮”“戊戌变法”移到第三章里,并修改为“早期维新思潮”与“戊戌维新运动”
增加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商办企业”两个知识点
将第三节“清末新政”移到第四章中

 

 

4.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标题修改为“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将第三章“清末新政”与第五章“立宪运动”移到第四章里修改为“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去掉了第一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移到第五章
增加了“八旗绿营的衰落与新军的编练”、“会党与民变”两个知识点

 

 

5.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维新变法思潮
戊戌变法
立宪运动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标题改为“辛亥革命”
将第四章“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移到第五章修改为“西学传播与革命思潮兴起”
第四节修改为“同盟会的建立”
第六节修改为“革命党人的反清起义”
第七节修改为“中华民国的建立”

 

 

6.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标题修改为“民初政局”
第一节“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修改为“民初政党与议会”
第二节修改为“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将第七章中的“军阀混战”移到第六章中,修改为 “南北对峙与军阀混战”
这部分划分到新大纲的第七章内容,标题改为“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修改为“民初经济发展”
删掉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次国共合作”修改为“中国国民党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修改为“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7.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新军阀混战
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
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八章,标题修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
第一节修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
第三节、第四节合并修改为“中共土地革命与苏维埃政权”
第五节修改为“南京政府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8.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
抗日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
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
中国军队的反攻
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比较后胜利
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

在新大纲中修改为第九章
第一节、第二节合并修改为“日本侵华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三节、第四节合并修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五节修改为“侵华日军暴行”
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合并修改为“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第十节修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十一节修改为“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增加了“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沦陷区与伪政权”两个知识点

 

 

9.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
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新大纲中修改为第十章,标题改为“国共合作”
第二节修改为“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第三节修改为“解放战争”
删除了第一节
增加了“内战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10.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
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
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新大纲中删除

 

 

1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一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
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节修改为“对外政策与抗美援朝”
第二节修改为“政权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建设的曲折
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无变化

 

 

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
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第二节修改为“批林批孔”

 

 

14.拨乱反正(1976—1978年)
拨乱反正的历程
“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

删除了第一节
第三节修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第一节修改为“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修改为“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

 

 

 

增加了 “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以及“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 两章内容

大纲
科目

2010大纲要求

2011大纲要求变化

 

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史前人类
人类的进化
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
史前文化

第一节修改为“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节修改为“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2.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一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增加了“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一个知识点

 

 

3.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第一节修改为“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王朝”

 

 

4.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第二节修改为“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5.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无变化

 

 

6.古代罗马文明
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
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
罗马帝国
古代罗马文化

删除了第一节
第二节、第三节合并修改为“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
第四节、第五节合并修改为“元首政治与早期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危机”
将第七章的“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移到第六章修改为“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7.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
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

第一节移到第六章中
删除了第二节
第三节移到第九章中

 

 

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标题修改为“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将第十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移到第八章修改为“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9.欧洲基督教文明
法兰克王国
西欧封建制度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
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
十字军东征
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七章中,标题修改为“中世纪的西欧”
第二节修改为“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制度”
第五节修改为“中世纪的城市”
增加了“封君封臣制度和农奴制”一个知识点
删除了“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十字军东征”“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三个知识点

 

 

10.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
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

在新大纲中放在第九章,标题修改为“中世纪的东欧”
第一节、第二节合并修改为“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
增加了“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蒙古人的统治与莫斯科公国”三个知识点
第十章标题修改为“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将“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修改为“从大化改新到幕藩体制”
增加了“中日文化交流”一个知识点

 

 

11.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中美洲文明
印加文明

无变化

大纲
科目

2010大纲要求

2011大纲要求变化

 

四、世界近现代史

1.16世纪的欧洲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宗教改革

标题修改为“近代初期的欧洲”
第一节删除了“人文主义”
第二节修改为“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第三节修改为“科学革命”
第四节修改为“宗教革命和反宗教革命”
增加了“君主专制时期的英法”“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

 

 

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欧洲1848年革命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德意志的统一
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

标题修改为“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将第九节“日本明治维新”放到第三章
第十一节修改为“19世纪晚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增加了“尼德兰革命”、“开明君主专制”、“启蒙运动”、“19世纪的英国改革”、“19世纪法国政治演进”、“意大利的统一”、“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七个知识点
删除了“殖民扩张及其后果”、“欧洲1848年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四个知识点

 

 

3.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第二国际

这部分内容在新大纲中移到第二章中
删除了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4.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
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三章中,标题修改为“近代的亚非拉”
第二节修改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第二章的“明治维新”移到第三章中
删除了第一节“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
增加了“大西洋奴隶贸易”、“独立后拉美的政治与经济变化”、“19世纪中后期亚洲反殖斗争”、“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瓜分非洲”、“埃及阿里改革”、“土耳其坦志麦特”七个知识点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删除此章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
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四章
增加了“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两大军事同盟”两个知识点
删除了“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五章中,标题修改为“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增加了“1905年革命”
将第九章“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共产国际”四个知识点移到第五章中

 

 

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国际联盟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六章中
删除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德国十一月革命
匈牙利革命
共产国际
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
卡德纳斯改革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

在新大纲中放到第七章中,标题修改为“两战之间的世界”
第五节修改为“甘地主义”
第六节修改为“凯末尔主义”
第十一节修改为“日本军国主义和德意法西斯”
删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0.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在新大纲中放在第八章中
第一节修改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第四节修改为“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在新大纲中放在第九章中,标题修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当代科技革命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
战后的日本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在新大纲中放在第十章中,标题修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删除了第二节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赫鲁晓夫的改革
苏南冲突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在新大纲中放在第十一章中
第三节修改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06

2010.09

2011年考研教育学备考指导

 一、各科目备考指导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点......

06

2010.09

2011年考研教育学命题趋势

 一、命题思路预测
  在四个科目分值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命题思路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选择题......

06

2010.09

2011年考研教育学大纲变化综述

  一、2011年考研教育学大纲变化综述
  在大家的热盼中,2011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新鲜出......

06

2010.09

2011年考研教育学大纲与2010年大纲变化对照表

教育学原理 2010年大纲要求......

06

2010.09

2011年考研教育学大纲与2010年大纲变化对照表

教育学原理 2010年大纲要求......

06

2010.09

2011年考研计算机大纲与2010年大纲变化对照表

大纲
科目 2......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