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1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二)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10-07-16 10:41:52

 预测分析题2

  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二级重点,命题概率50~60%)

  材料1

  假定某国只有三个生产部门,2007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如下表:

  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甲 70c:30v 300% 90乙 80c:20v 200% 20丙 90c:10v 100% 10全社会 240c:60v 200% 120

  材料2

  该国甲部门中M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7c+2v,利润率为50%;而同一部门中的N企业,资本构成状况为7c+4v, 利润率仅为30%.

  请回答:

  (1)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比较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2)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

  (3)如何解释甲部门中M、N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

  (4)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答案要点】

    (1)依据题意:

  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120/300=40%

  甲、乙、丙三部门比较终获取利润:

  甲部门利润=甲部门预付资本总额×平均利润率=100×40%=40

  乙部门利润=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平均利润率=100×40%=40

  丙部门利润=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平均利润率=100×40%=40

  甲部门比较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50

  乙部门比较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50

  丙部门比较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50

  (2)第一,利润率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趋势,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具体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出于对高额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资本总会朝那些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这一部门聚集的资本越多,生产能力越强,产量越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并导致该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此时这一部门利润就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这一部门的利润水平低于其他部门,这时这一部门的资本又会主动迁出,寻求利润率水平较高的其他部门。如此循环,不断反复,比较终必然导致全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呈现平均化的趋势。

  第二,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于是不少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与本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发生了偏离,具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由于在单位资本中作为价值源泉的可变资本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它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也比较少,因此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小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同理,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大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等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这种状况一方面掩盖了单个资本家对本部门工人的剥削;另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阶级性。

  (3)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超额利润的消失。平均利润是指部门之间的利润平均化;而超额利润是指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企业,因为劳动生产率不同,所得的收益也存在差别。具体而言,在同一部门内,那些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较高,工人劳动较为熟练,对工人剥削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获取超过本部门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而那些工艺和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则连平均利润也很难获取,有的甚至还会亏损。

  (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同时就是部门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过程。它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一就是:“自发调节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为了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好,必须尊重、遵循价值规律。为此,第一,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让其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生产;第二,必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体制,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让企业的竞争和资本的流动有序进行;第三,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避免市场自发作用的不足和缺陷。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6

2010.07

2011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一)

 预测分析题1  阅读下列关于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再就业工作的一组材料(◆◆◆◆◆一级重点,命题概率......

16

20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常见疑问(二)

 Q5: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A: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

16

201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常见疑问(一)

 Q1:怎样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双重性?如何对待顺境和逆境?  A: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

16

2010.07

考研政治:马哲“图示复习法”(六)

 图示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唯物辩证......

16

2010.07

考研政治:马哲“图示复习法”(五)

 图示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和......

16

2010.07

考研政治:马哲“图示复习法”(四)

 图示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