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等待“人生的突围” 南京“校漂族”生存状况调查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10-05-13 08:41:46

 “我飘啊飘你摇啊摇,无根的野草……”周迅低哑的嗓音在洪涛(化名)的耳边回荡,走在南京大学的校园里,洪涛感觉自己幻化成了路边的一棵野草。

  宿舍、教室、食堂,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往往是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而洪涛已经毕业一年多了,却仍然保持着这种生活状态。在南京,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被人们称为“校漂族”。

  快报记者近日在南京对该群体进行调查发现,等待人生的突围是他们校漂的目的。

校漂族引关注

  早上6点准时起床,从住处步行到南京大学的教室开始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回住处小憩后,再去自习教室学习到深夜。这是洪涛一年多来的作息规律。

  “大学毕业那年,我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笔试差2分没上线,所以我决定再复习一年。”记者采访洪涛的时候,他正在南大的自习教室看[参数1]政治。他的住处是青岛路上的一个床位,每月租金300元。从住处走到南大只要10分钟。

  快报记者在洪涛的住处看到,一个10多平米的房间摆了两张单人床,其他地方则堆满了书籍。“地方小,没凳子,你就坐床沿上吧。”洪涛尴尬地对快报记者说,他的室友也是复习[参数1]的。“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叫做‘校漂族’,每年到毕业季,我们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洪涛笑着说。

  媒体曾根据“漂”的目的不同,将“校漂族”分成几大门派。他们是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参数1]敢死队”;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没有人生规划,由父母提供衣食无忧生活的“逍遥派”。

  “根据媒体上的分类,我应该属于‘[参数1]敢死队’了,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研漂’。”洪涛说,像他这样为了[参数1]而租住在学校附近,每天过着和上学时一样生活的人并不少,“就我租住的这一片,我所知的有十几个。”

  记者在南京多个高校的校园BBS论坛上看到,有不少人发帖求租校园附近的房子或床位,一般他们都会注明自己是[参数1]的,或者找工作的。

  目前,“校漂族”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发布过。记者在采访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时,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接触过这一群体,但知道他们存在。而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王主任则认为,“漂”只是毕业生的一个阶段。

“我们是‘被校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南京高校的“校漂族”以“研漂”为主,他们大多像洪涛一样,在学校周边租一个床位,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

  刘海今年已经28岁,他已经工作5年了,今年春节过后,他就辞了职,准备用一年时间进行复习,考东南大学的研究生。他并不认同现在媒体上提出的“校漂族”概念。

  “不是住在学校附近,利用一些学校的资源就一定是‘校漂族’。”刘海说,他觉得绝大部分正在复习[参数1]的毕业生并不是“校漂”的一部分。“我认为,所谓的‘校漂’应该指两类人,一类是不愿走入社会,逃避现实,盲目迷恋学校的人,可能就是媒体口中所说的‘恋校派’;另一类则是[参数1],或者考公务员屡试不中,连年续考的老‘研漂’,这些人说到底也是逃避现实的一类。只有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校漂’,我们则是被‘校漂’了。”刘海说。

  刘海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参数1],是因为工作几年后,明显感觉知识不够用了,而且随着岗位竞争的加剧,他的本科学历越来越不值钱。“现在公司里进来的基本都是研究生,工作一年后拿的薪水就和我这种工作了四五年的老员工一样了,而且升职也比我快,所以我觉得不得不给自己镀镀金了。”刘海认为,他是面对现实才选择了[参数1],而不是那些逃避现实的“校漂”。

  记者发现,住在学校附近是“校漂”的共同特征。“住在学校附近,不仅便于获得各种[参数1]的学习资料、培训信息等,而且学校的环境正是安心学习的好地方。”刘海说,事实上,住在学校附近还有更多的便利,哪怕是不[参数1]他也愿意住在学校附近,因为这里有完备的生活配套,较低的生活成本。确实,在南京各高校周边,尤其是位于主城区的几所学校附近,交通、购物、娱乐等生活设施都非常便利。

  对于刘海的说法,洪涛也表示赞同。和刘海不一样,洪涛是毕业后坚持[参数1],所以没有什么积蓄,他的生活依然要靠父母供给。“住在学校旁边生活成本是比较低的,基本上一天10块钱可以搞定,而且不存在交通费用。”洪涛说,唯一较高的是房租,所以他选择了租床位。即便如此,300元每月的床位费如果在稍偏远一些的地方,基本可以单独拥有一个房间了。

 

  刘海和洪涛都向记者表示,他们也不会在[参数1]上耽误太多时间,比较多一年,如果考不上就选择参加工作。“毕竟不能总是让父母在我身上贴钱。”洪涛说。


求职难造就“准校漂”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分析认为,“校漂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二是不少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使[参数1]热一直持续。快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求职难确实在催生着更多的人加入“校漂”行列。

  据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我国有611万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加上过去两年未就业的200余万毕业生,当年有超过80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待解决,而今年这一数字将更加庞大。

  在这支大军中,有一批人将注定加入到“校漂”的行列。

  不久前,记者在南大校园里遇到了从徐州赶来参加招聘会的苗同学。他告诉记者,他是徐州医学院五年级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目前工作还没有落实,这次到南京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机会。他笑着说:“如果找不到工作,我恐怕也要成为校漂族了。”

  苗同学告诉记者,现在用人单位对于学历非常看重,像他们学校学医学的,本科学历基本上是不可能进入一些高级别医院的,所以很多人都准备[参数1]。“像我这样不[参数1]的,好赖就得找个工作,所以我已经不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选择了,而是将网撒得更开。”苗同学说,他这次到南京大学是参加一个保险公司的招聘会。

  记者发现,除了[参数1]以外,很多滞留在学校附近的毕业生就是为了找工作。在南京不少高校的周边小区内,都有一些家庭旅馆,他们在网上打出的招牌就叫“大学生求职公寓”。这些地方往往是提供一个个床位,每天5元-10元,每个月也就200元-300元。对于经济拮据的“校漂族”来说,这是他们暂时停留的好去处。

  “我知道有个大学生求职公寓叫红苹果之家,在丹凤街那边,也住着不少[参数1]的人。和我相比,他们往往成群结队的,有不少人已经成为了‘漂友’。”洪涛告诉记者。

哥不寂寞,因为寂寞陪着哥

  虽然在“校漂族”中有一部分是没有人生规划,由父母提供衣食无忧生活的“逍遥派”,但绝大部分“校漂族”的生活并不逍遥。

  “坚持[参数1]是需要很强毅力的。”洪涛说,看着原来的同学深造的深造、升职的升职,而自己依然在啃着难以“消化”的政治和英语,听着父母每次打电话时那略带忧虑的语气时,他总会有些哽咽。“各种因素都会干扰[参数1]的决心,所以我这次如果考不上就准备参加工作。”洪涛说。

  在过去的一年,宋佳(化名)也是一名“校漂”。“我是真正的‘校漂’,毕业后总觉得要考些什么,所以没有就业,开始准备各类考试。”宋佳说,现在想来自己可能真的是在逃避踏入社会。

  那一年,她几乎报考了所有的考试,研究生、公务员、报关员等等。“每天将自己埋没在书堆里,比真正的学生还要认真。”宋佳说,当时她就租住在南京大学附近,学习是自己生活的全部。那是艰苦的一年,也是孤独的一年。“我的同学读研的读研,工作的工作,每当学习间隙,我总是回味着那些和他们共同‘战斗’的日子。”

  不过,宋佳的梦很快就破灭了,随着几门考试的相继“沦陷”,她开始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宋佳说,“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我再这样折腾下去,我只能选择就业,钱有时真的很重要。”

  宋佳现在已经进入一家公司,拿着每月两三千元的薪水,并且成了一名“二房东”。“我仍然租住在南大附近,将我的一个床位出租给那些‘校漂族’。”宋佳说。

  刘海说,他也接触过几个老“研漂”,已经坚持了两三年,他们告诉他[参数1]比较大的敌人是内心的寂寞。“我才开始两个月,就深深体会到了个中滋味。”刘海说,每当复习到深夜,回到冷清的租住处,总感觉自己是一只落单的孤雁。

  “如果我坚持工作,现在可能已经是部门主管了;如果这次考不上怎么办?焦虑、担忧、气馁等不良情绪总在夜深人静时如毒蛇般吞噬着我的[参数1]决心。”刘海说,所以他觉得[参数1]只能坚持一年,再下去心理上实在承受不住。

  “那你接下去的日子准备怎么熬过去?”面对记者的问题,刘海说:“苦中作乐,用一句网上的流行语就是,哥不寂寞,因为寂寞陪着哥。”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3

2010.05

五朵金花考研团风靡校园 大学悄现“组团学习族

晨报讯(通讯员文刀熊雄万真)[参数1]团、专升本团、四级团、普通话团……近日,湖北大学......

13

2010.05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

13

2010.05

我国新增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

13

2010.05

我国新增工程管理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

本报讯 (记者李雪林 通讯员焦苇)市教委昨天转发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指出,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3

2010.05

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出台

本报讯记者 朱文娟 市教委昨天转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

13

2010.05

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考

近日,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