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希望通过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综合试点改革,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目前虽然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展近20年,但除了法律硕士和MBA等专业学位外,大多数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学术化倾向。(5月9日《新京报》)
作为精英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应该说,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并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连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都没有学术化倾向,那我们还指望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学术化?又指望谁来做学术呢?如果先不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眼下的学术化水平,现在的“去学术化”之所以成问题,则是因为目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不被市场认可。
从制度层面看,主要是专业设置的调整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变化。这说明,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市场对研究生层次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虽然有的培养机构确实设置了新专业,但是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些新专业其实并不成熟。之所以能取得招生资格,主要是“公关”能力强。一些专业只是增加或者换一个名称,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新的名称,旧的计划。
毋庸讳言,由于近几年许多高校都想把自己的门面由“教学”换成“研究”,便对研究生进行扩招,以便达到较高的研/本比例,并以此作为达到“一流”大学的终南捷径,出现了“研究”方面的“大跃进”,有的导师手中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就有数十名之多。这种 “大炼钢铁”式的培养模式,势必出现许多“废钢”。拿到市场去,要么无人问津只得贱卖,要么重新回炉再次包装。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却把板子打在学术化的身上,实在有点冤枉。
和市场不接轨或者说不被市场认可的研究生教育,并非是一句“去学术化”能解决的。如果只靠单纯的“去学术化”,很可能在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目前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才基本为博士层次,博士人力资本的生产,又以硕士生为主要资源,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学术性硕士生的数量保证,一味地强调“去学术化”,博士生的生源质量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体科学研究人才的水平。当然,根据目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培养目标全部确定为学术人才,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同专业研究生的职业方向和社会要求也不一样,一味地强调“去学术化”或者“学术化”,都是不顾市场需求的表现。目前许多硕士毕业生常常遭遇 “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局面就是明证。
另外,研究生教育扩招太快太滥,还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教学资源的匮乏和紧张。学生没有学术发展机会,如何能够保证其质量。因此,研究生教育不能做单项选择,必须在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设置专业、注重学生质量、限制招生规模等问题上破题,不可偏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1
2010.05
2010年研究生扩招,考研人数也创新高,达到140万。要知道,就在10年前,所有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加起来,......
10
2010.05
深度解析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命题思路及题型 ......
10
2010.05
在同学们的英语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比如:很多同学在阅读......
10
2010.05
1.略读(Skimming)
略读就是快读。目的是通过草草通读和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
10
2010.05
阅读的方法有三种:先看问题再看文章;先看文章再看问题;看文章的时候对照问题。每种方法各有利弊:......
10
2010.05
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长难句中词义的正确选择 本节中出现的例句多已在前面的章节中分析过,故在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