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一盏盏地灭去,任梦沉睡,继而进入了梦乡。
我站在窗前,惊讶与黑暗,仿佛吞噬一切,天空没有月亮,星星偶尔在,偶尔不在。寂静中只有我孤独的呼吸声,固执地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怕,怕孤独,怕劳累,怕失去。恐慌,把自己关在门里,以为不要暴露在外,自己就安全了。
2008年,无数的朋友都是孤身各自为战,我们在黑夜中游走,为天明而战,这就是我们的心之所在。
——题记
二零零九年一月十一日下午四点半,这个日子很特殊,印象也许会随着此生的记忆终老。它标志着一段记忆的结束,终于结束了。一共十二个小时的考试,两年的准备,一年半的复习,一生的赌注。
拿上自己的东西,拿起水杯,喝完比较后一口水,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冰凉无力,它正在颤抖。但我还是笑呵呵的看着周围表情严肃的考生。有些面孔总觉得有些熟悉,是在辅导班见过?亦或是在报名点见过?我唯一知道的是,在每一张面孔后面都有一段不太轻松的故事,都挺不容易的。我坚持着笑着,就算是告别吧。走出考场,回头对着监考老师以及整个教学大楼说声“再见”,就走了出去。因为我听过,一个有风度的骑士,就算是失败也是很绅士的。
我也尽量。
也许是因为姓名的原因,我做事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这个情况在考试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小学考南昌市比较好的初中,低了7分没有进去;初中时考江西比较好的高中,差了三分,花了家中几千元钱,比较后硬是将我塞了进去。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试也是如此。父母总是恨铁不成钢:“你要好好学习,别总是差那一点火候。”那时的我,只有木纳的向父母点头,用此向他们保证以后不会总是差那几分的。这样说来,我高考的确履行了我的承诺,只是这种完成方式也许父母更不愿看到,因为这次我并不是差了几分,而是差了几十分。我明白这个结果,不止是差点火候的问题,自己是比较清楚,高中的我是怎么过的,我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个准备。可是,父母没有。
至今也记得,当时的我卷缩在墙角,父亲吐出的烟弥漫在整个客厅里,使我无法看清,母亲的眼中是否有泪水 。随着天慢慢暗下,屋子里也越来越昏沉,不禁让我怀疑,这个家会不会就此死去,就如同窗外那仅有的光亮终究会被黑暗所吞噬般的一样。那个暑假,听到比较多的无非就是父亲的叹气以及母亲电话里低声下气的请求。我则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避免那些声音刺痛自己。我拿起课本,选择了逃避。高考后的课本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工具,但只有拿着它,我的心才不会痛的那么厉害。无意中看到书桌旁夏大的招生宣传,则只能苦笑一声,将其揉成了一团,伴随着我的梦想,一起扔进了垃圾桶中。
比较后的比较后,我进了农大,一个我高中时是那样的轻视甚至是耻笑的大学,三年中哪怕一天我都没有想过,我会和这所学校有任何的交集,即使这三年我是那么的堕落与颓废。但事实上我进来了,而且是花费了几万元如同一个在冰天雪地中苦苦等待施舍的乞丐看到唯一的食物般那样低贱的恳求来的,更加让我惊讶的是在我心中对此竟然有着一种如释重负的侥幸:终于有大学可以读了。我开始鄙视这样的自己,半年前考夏大的凌云壮志和现在身在农大还心情舒畅,我又能说什么,能做什么。
在农大经历的很多事情,也许很多人都听烂了,我日后不停地对旁边的人去讲、去形容,只想让人去了解我的痛与乐,只想让我记住自己的痛与乐,不要让自己麻木。
乐。可能会使人惊讶,现在想来,在农大的日子真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里同学的友好而热情使我很快忘记高考的阴霾融入进大学的节奏,释放着自己的激情和能力。大一那一年真的改变了很多,变得开朗而自信,变得能言善辩甚至有点巧嘴滑舌。不管是班级,学生会,还是成绩都是一帆风顺的。
飘飘然啊,真的是飘飘然啊。
平心而论,很感谢在农大的一年,让我养成了很多成功应该具备的素质。而这次感谢,与进入农大时的谢天谢地,却已经是两种心境了。
不过,痛,更是无法忘记的。班上倒数第二的学号时时向人昭示着,就算是农大,我也是靠关系才能进来的。而师大附中这个曾让我引以为傲的资本成为我大学期间的另一个重担。我不止一次听到别人的惊呼:“你是师大附中的?”然后接下来八九不离十的加上一句“你高中是不是班上垫底的阿?”就好像师大附中的学生都应该是高高在上。面对这种情况,总是很尴尬的回答“高考失误,高考失误。”虽然大部分人没有恶意。
父母的冷漠,则是比较让我不能释怀的。每当我向父母报告我在学校的奖励与荣誉时,他们总是机械地回应。在他们眼里,农大获得地任何荣誉,都是不值得去骄傲的,包括考试拿了第二名、拿了学院的一等奖学金等等。我理解他们,我是真的让他们失望了。但是我还能怎么做呢?我很想说我要去考夏大的研究生,本科上不了,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在那上研究生。但是对于连四级都计划到大四才能过的我来说,这个计划自己都觉得如此天方夜谭。我有什么资本去把这话说出口?
大二,也许是一个转折点,那时我转到了财大。说是因为我是优秀生。我有自知之明,我可能在农大算是个优秀生,但还没有优秀到能从一个三流的二本转到一个一本学校。虽然这个一本也是二流的,不过至少,从此我没有再听到过哪个傻子在我面前惊呼:“天啊!你竟然是师大附中的。”这可以说明,这里至少是个不错的地方,它能符合父母对于我的一个比较低标准,虽然这个标准不是我达到的。值得庆幸,父母并没有放弃我。
大二还没有开始的某一天,我恋爱了。虽然突然这样写会使人误以为我是暑假某一天突然碰到了个女生,然后突然的牵手,比较后突然的恋爱。中间插着一段是因为她改变了我很多。她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对自己这样,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在她眼中上个财大还是靠那么多关系转来转去的人和废物没有很大区别。她勉强的接受我,但是只是勉强而已,她可能觉得我还不是无药可救,也许能改变我。就这样她一遍一遍替我我谋划着未来的前途,包括考厦大的研,不是要求,而是命令。因为喜欢她,所以为她而改变。本来可以是个很好很浪漫的故事,只可惜比较后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很讽刺的是倒不是我达不到她的要求,反而是我对她的失望,具体原因,我不愿多说。只是她对我考研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她坚定我必须考研的目标。让我知道:考研,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比较终拿到硕士的学位。它承载了太多意义,对于自己荒废的高中三年的补救,对父母的交代,对高考阴影的摆脱,更是对自己一年多来改变与进步的证明。高中没有实现的梦想能在大学实现,将会是我比较大的救赎。至少我是这样想的。所以,对她,我是充满感谢的。没有她,我考研不会如此的执着。
正式开始我的考研生活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的。具体来说,是我正式向父母说我要考研的那天开始的。而父母则在关键时刻表现的适可而止。
“我打算考研。”
“考哪?”母亲的脸上泛着笑意,也许当这是又一个笑话,就和我刚中答应他们好好学习说的那番话一样可笑。
“厦大。”
母亲的笑意没有了,也许是因为过于荒诞反而不像是个笑话。她看了我一眼“哦,那就加油吧!”声音有点游移。
我本是个享受生活的人。现在却选择去受刑。
考研的路是很漫长的,准确的说是磨人。打个比方,让你去吃一碗炒面,你可能觉得很香,但是以后顿顿吃,天天吃,年年吃,味道没有一点变化,你可能就要摔盘子了。比喻可能不怎么恰当,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一天努力学习不难,难得是天天努力学习。考过研的研友也许都有过类似的感觉,当初的年少轻狂在一天一天的枯燥学习中慢慢磨平,然后开始麻木,茫然,比较后就只剩下恐惧和期待,期待这个日快点的结束。
在奋斗即将启程时,想坚定自己的梦想,我想做出点出轨的事情,想去厦门,想去厦大。有一点迷茫,不知道厦大的确切位子,更不知道如何去厦门,去了后住哪里。理智战胜了那可怜的心血来潮:没时间,更没有胆量。但很想去,很想看看,真的很想,那段时间疯狂的收敛厦大的风景照,想看下那所学校。很荒诞,我也想不起高中是为什么要考厦大,但是现在只是为了去继续高中的梦想,原因是什么,却已经想不起来了。
照片中,学生总是不多,也许都是在上课的缘故吧,显得很静谧。草地是一片片的,群贤楼群显得古色古香。宿舍和食堂则想的很大气。妈妈对我的期望很明确,捡个实惠的风险小的学校,好考的专业,一辈子做个实惠的人。她也许是对的,她知道我是嘴硬,现实不允许我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我则以本校可以接受高分学生调剂为后盾,想比较后疯狂一把。朋友们也很支持我,但我知道,大部分支持的背后是担心和无奈。我也不知道,如果我上了国家线但是没有考上厦大,比较后又回不来本校我会怎么办。工作?甘心吗?还是再考?那坚持得了吗?网页一直在厦大的大南校门处停着。“考不进就看看吧。”简直就是自我嘲解。关掉电脑,才发现刚刚心跳得很慢,仿佛是刚刚从梦中惊醒般的,外面太阳很大,阳光很刺眼。
刚开始的复习,并不是很累,就是多修些课程为以后考研创造时间,剩下的时间则是去看我连音标都看不懂的英语。敲下这两个字,我真的是沉默了很久。真不知是应该恨它还是爱它。英语是我所有课程中唯一要单独拉出来讲的。考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看它,远远超过了复习专业课和政治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数学。也许原来还对英语有着敬畏的情感,从新东方开始,我认为英语就是一场游戏,充满了技巧和规律,只不过这个游戏很残酷也很血腥。我是寒假去上的新东方,学费加住宿1300左右,加上来回火车和生活费,十一天的学习,花了3000多元。去北京的时候,父亲说了一句:“希望这钱花地值。”这句话比任何教训和督促更是来得严厉,因为我感到了这句话背后的沉重。新东方的上课是集中在北京城郊的一所学校中,封闭式的训练。来到那里,首先惊讶的是人数之多,中午下课时的人潮,不逊与任何一所普通的大学。这其中有考研的,考GRE的,考雅思的。感到竞争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他们手上的听课证,想着,这是多少份3000元钱啊,它又承载了多少梦想呢?十一天的学习,英语的收获没有,考试的收获很多。这也好,我过来也不是真心要提高自己的英语的,我想也没有多少人是例外。我们需要的直接,它教的也直接,完美的生意人。
从北京回来后,英语的复习走上了正轨。新东方的单词书买回来之后,就是疯狂地背啊背啊。从小英语就不好,脑子里就是缺少学习英语的弦,也加上我本人就不是一个善于利用闲散时间学习的人,造成现在已经考了6次四、六级,但是六级还没有过的情形。因为背单词,我在考研路上第一次怀疑自己的智商,当然,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怀疑自己的智商大大小小数十次。厚厚的一本书背下来,往往记得几个单词。其余的,每个看起来都面熟,但是每次都犹豫,都模糊,都无奈。只能再从第一页开始重新来一遍。从第一页翻到比较后一页,在背封上看到俞敏洪春风得意的笑着,很想问他:钱你也收了,书我也买了,你告诉我到底怎样才能背下来吧。就这样反反复复,欲罢不能。
考过研究生的都知道,考研英语的一大复习方法是做真题,做完一遍要做第二遍、第三遍,就好像我前面说的吃炒面,答案都已经能背下来了,却仍要忍住做下去,不停地挖掘里面的技巧和规律。在我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倒退的情况下,正确率却开始变高。所以我上面说,英语就是一场游戏。考研的后期,我曾一度开始跑步,为了考研时不生病,也为了透气和发泄。在晚上绕着学校跑着,边跑有时还会边骂,骂自己,更多的时候是骂考研,骂英语,有时还骂新东方。当跑到极限的时候,嘴张开着,喘着粗气,总算有个时间,我的脑袋里没有了乱七八糟的单词,整个脑袋空空的,只听得到血管的跳动。如果可以,真想这样一直跑下去。
英语的国家线是55,二类地区是50分,一半的分,却要绊倒多少人,形成我面前的高山,我能踩着他们跨过去吗?每天都是这样担心着,六级都没有过的我,是不可能不去担心的,这种担心,等于剥夺了你一切享受生活的惬意、自在的全部权利。在你想稍稍停下脚步时,这种担心就如同鞭子一般抽在你的背后。这让我想起了我高考后,拿着教科书逃避现实的情形,不同的是,这次,手上是清一色的红色封面的新东方。
开学意味着什么,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又要上课了。对研友们来说,无非是换了个看书的地方。其余的便没有什么区别了。哦,还有,就是多了很多关于考研的铺天盖地的辅导班宣传和流言蜚语。
“听说厦大的卷子改得很严。”“你知道吗?厦大对外校人都很歧视。”比比皆是。但都不曾动摇考厦大的决心。我曾是那么的执着。
可谁又能想得到,我这样应以为傲的雄心,是这么的不堪一击。四月份,当全国分数线出来之后,江西因调整为二类地区,所以财大报考人数骤升,再也不招收调剂生了。这意味着我如果没有考上厦大,想要调剂回来,那就是不可能了。这个消息如果是在半年前,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当时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如上面所说早已消磨殆尽,每个人都是如此:自己付出的代价越多,就越希望这个付出能有回报,尽管回报很小,也远远好于没有。如果报考厦大,会不会再次落榜?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与运气。那我能接受将近两年的准备付诸东流吗?我自认为我不能接受。我应该怎么办。我再次只能卷缩在墙角,在思索着,去做着痛苦的抉择,是做个无畏的勇士还是苟活的逃兵。我没有想过我的梦想如此的脆弱,第二天,我选择了后者。
母亲似乎很高兴,她认为我总算还有点理智。但我的心里似乎被抽空了,我没有了精神,没有了思想。在考研的第一站,我就败了,败得很彻底。
在此八个月后的十一月份是报名确认的时间,我以为我早已经能接受和适应这个事实,但当我比较终把报考财大的单子接到老师的手上,我感觉我在出卖自己的灵魂。很奇怪的感觉。走出报名确认的地方,很失落。
那天晚上,一个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之前我一直没有和她说我该报财大,没机会,更是不敢说。电话那头是她银铃般清脆的声音,一阵寒暄之后,她还是问了我一直回避的问题。
“报名还顺利吗?”
“恩!”
“是报厦大吗?哪个专业呢。”
“我没报那,准备的不好,我没把握,我……”我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到比较后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电话那头是长时间的沉默,听筒中只有细微的沙沙声传来,她好似忘记了这是从杭州打来的长途。不知多久传来她越显失望的话语。
“哦,那就加油吧!”声音有些游移。
和母亲一样的句子,和母亲一样的语气,我只感到一阵眩晕,似要摔倒在地般的无力。我不知道是怎么挂的电话。我只记得那晚我哭了,没有原因的,就是想哭,用尽气力地去哭。
那晚风很大,一直吹着……
你做过噩梦吗?一定都做过。但你有没有过一个多月,天天做噩梦,每天都没有断过。我想这样的人应该不多,很幸运或者说是很不幸的是,我就是其中一个。
我站在一条马路上,眼神发直,却看不到任何东西,积郁在心中的悲痛山洪爆发,令我在绝望的洪流里没顶。接着一阵痉挛、自责、悔恨、悲伤如潮水般袭来。似乎一切都完了,所有的希望都灰飞烟灭。我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像战鼓怒吼,一下紧过一下,浑身乏力,天旋地转。周围寂静无声,仿佛只有自己的嚎哭。这就是我每天梦中的情景,我不会解梦,不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每天起来只是觉得仿佛重生般的轻松,但是谁有能保证一段时间后,等我考完之后,梦中的情景不会变成现实呢?
同学说我压力太大了,说得时候他们也只有苦笑。当时奋战在考研征途中的人,谁敢说自己压力不大呢?都是一样的情景。我的苦闷也只有他们理解。
开始还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总是做同一个梦,不过想到每天生活的简单重复,觉得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素材的梦也就只有去重复吧。
复习的日子是枯燥无味的。我说过我是一个不会用零散时间的人,既然如此,我就不让时间零散下来。那一年多的生活,每天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看书。那段日子,简直就是自虐。或许,我面对的是异常痛苦的考试,所以达成目标的方式也要很痛苦吧!图书馆有个专门的自习室,诺大的房间满满当当的摆了许多的桌椅,可以容纳500多人自习。这样的自习室免不了会异常的闷热和嘈杂。在夏季,往往清晨时背上那片T恤已经被汗湿透。就是在这种烦闷的环境下,看着那么多烦闷的书。那段日子现在想起仍是令我惊讶,惊讶自己竟然能坚持,就那样不分白天黑夜,从图书管上班看到图书管下班。这样的日子我一点也不陌生,每天的重复导致每天机械的思维,解释了我每天同样的梦的原因,只是,为什么总是噩梦?
图书馆的位子是固定的,上面堆着的数十上百的书,这是明文规定不被允许的,不过没人会去理会。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位子,每天十几小时,这就是一天的全部。常常会无聊地感觉时间的缓慢,又会因为进度跟不上觉得要抓紧时间,这是非常有趣的感觉,却让我很享受,因此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在感觉无聊的时候,常常会发会呆,看看过往的人,但是更多的时候则是跑出去上厕所,很多经常上自习的朋友都有过为了想偷会懒而借口自己去上厕所的情况,我也一样,其实没有人会在意你到底是偷懒还是努力,自己都来不及理会,哪有空去注意你,借口说给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一点罢了。有时自己去得多了,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了,规定自己:至少每三个小时才能去上次厕所。快到的时候,总是不停的看表,估计着时间,多么渴望着出去带来的安逸。时间到了后,总是要到图书馆外面转一圈,尽力地呼吸,那冰凉而又新鲜的空气。每次都不想回去,我知道,到下一次出来,将又是三个小时的煎熬。
一位战友曾打电话给我,说他受不了了,不分白天黑夜,这样太痛苦了,痛苦的有次拿自己的头去撞墙,比较后肿了一大块。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我不也有这种经历吗?只是我没有勇气去撞墙,我还要看书,第二天还要去图书馆,还要去做题目,有很多等着我去做,时间不会因为你去撞墙而等你几天,让你休息,在这种时刻,这个墙,我撞不起。
当考试开接近的时候,心情反而突然平静下来了。可能是因为快要解放了,也可能是因为形势已经无法逆转,所以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12月24日,平安夜,是我21岁的生日,很平淡,继续地复习,然后晚上死啦硬拽的也只拉来三个人一起去吃下饭,当是庆祝了,人很多,等上菜的时间异常的漫长,心里想着要赶紧回去看书,但在饭桌上还是要欢声笑语。说说笑笑,反而淡忘了紧张感,吃完了饭,来到图书馆。“算了,就当自己比较后堕落一回。”这样对自己说着,然后回了房间。
写到这里,看到前面写的东西,感觉是一个故事,和以前写小说时编得大大小小的故事一样,可惜啊,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一样,从大一写起,就像是一个流水账。
晚上风很大,可以看到星星,很喜欢看星星,从小就听爸爸说,每个人都有代表自己的一颗星星。那我的星星,你今晚还在亮着吗?
后记
这段文字就是我生日那天晚上写的,一直没有贴出来,如果考差了,这段文字代表着什么?一个失败者陈述自己失败过程的痛苦,狡辩自己失败结果的理由?作为一个骑士,要时刻保持自己高昂的头颅,即使失败。所以如果这次我没有成功,也许这篇文章比较后的下场就是回收站吧。很欣慰,比较后还是能把它发出来。很久没有写东西了,总感觉不满意,修修改改,但比较后又全部还原了,因为不管写得怎么样,这才是自己真实的心情,经过精心雕琢,就不那么淳朴了。只有第一段是后来加的,因为考试那天有必要去记下来。它是一个终点,没有它,故事就不完整。
很多朋友问起我考研的情况,我竟然无从答起。语言和感受就是这样有了隔阂,刻骨铭心,切肤之痛竟然如此的平淡,以至于许多朋友就这样开开心心,满不在乎地去考研了。考研并不纯粹,许多事情要等你慢慢理解。
妈妈总算是开心了许多天,有天问起我暑假要去哪里玩吗?我说我想去厦门,妈妈似乎若有所思。真的,如果可以,我想去看看厦大,真实去体验下,那里曾有着我的梦。想去那,想站在厦大庄严的正门前,留下比较后一眼,398分,高考四年后的今天,请记住,这次,是我放弃了你,潇洒地转身,然后,离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4
2010.02
2007 年对于我来说是历练伊始的一年。记得那个即将步入结束象牙塔内生活的暑假,酷热难耐。暑假的炎热......
24
2010.02
报考2010年江苏高校研究生的12万学子,昨天下午迎来盼望已久的时刻:考研初试成绩揭晓。 昨天下午......
24
2010.02
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将于3月初公布,公告如下: 各位考生: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
24
2010.02
请不要辜负那段青葱的岁月-导师谈70、80年代的读研 引言:回首昨天,红与白的记忆还未消散。当思想......
24
2010.02
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充分备考和取得考研最后成功的重要保证。其实,众所周知,研究生考试的压力不只来......
24
2010.02
2007年对于我来说是历练伊始的一年。记得那个即将步入结束象牙塔内生活的暑假,酷热难耐。暑假的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