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法律规则的构成。
2、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有关规定和意义。
3、简述清末的领事裁判权制度?
案例分析
国家公务员甲因为嫉恨同事乙,然后将乙打伤,他们单位给了他行政处分,法院认为他的行为构成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赔偿乙医疗费。
入狱以后甲接受电视台的采访,表示要悔过自新。
1、以上案例体现了哪些法律责任。
2、以上案例体现了法律的哪些规范作用。
公安局在一次扫黄打非中抓获了一批卖淫嫖娼的人员。为了扩大警示教育作用,公安局一一宣读了涉案人员的姓名,住址和处罚决定。然后游街示众,有余千人围观。有专家认为该县公安局的做法是违宪行为,公安据认为他们是照章办事。
1、该县的公安局做法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2、公安机关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材料分析(15分)
唐律疏议规定: “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 是所谓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原则。 这句话实际上是有关刑罚适用的总则性规定,具体说来就是刑罚适用上的“类推原则”。其含义为:对法无明文规定的犯罪,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罚处罚的规定,比照从轻处断。凡应加重处刑的犯罪,则列举轻罚处刑的规定,比照从重处断。
1、这条规定体现了唐律的什么刑法原则。
2、在司法实践中他怎么运用。
3、他这样规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请论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保障作用。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5
2010.01
海天教育 陈先奎老师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及完整精准答案......
11
2009.01
无标题文档海天教育第一时间解析 2009 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部分) 34 、材料简述:两个人头疼发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