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十一)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10-01-13 14:39:22

第八讲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冲刺要点归纳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 

一、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2.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3.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促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去倡导改造国民性,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影响了整个运动的发展。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十月革命以后,他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认定资本主义文明”当人盛极而衰之运”,”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在同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三、五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1.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2.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 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体是学生。从6月5日起,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6月28日,中国代表陆征祥拒签《巴黎和约》。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4.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原因
  (1)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2)社会各阶层联合的作用。
  (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
  5.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这是因为五四运动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指出由少数资本家所把持的共和政治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乃不可逃的运命”,公开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表明,他站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来了。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帮助毛泽东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本重要书籍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主要是由以上三种人组成的。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明确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向农村去。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之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人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三次论战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开始着重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开始学习列宁的著作。他们在《新青年》杂志、《共产党》月刊以及《民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还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同月,恩格斯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也公开出版。
  A. 进行问题与主义的论战;B. 进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C. 同无政府主义论战。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

  1. (辨析,1995年理第24题)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答案要点】新文化运动分为五四运动以前和五四运动以后两个阶段。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质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因而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才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因为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成为运动的主流。

  2. (ABCE,1999年文第20题)“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 )
    A. 给封建的专制主义与伦理道德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B. 大力宣扬了民主与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
  C. 为外国的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打开了闸门         D.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E.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3

2010.01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九)

第四讲 价值规律

冲刺要点归纳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其中,价值规律是商品......

13

2010.01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八)

第十五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十七届四中全会内容)

冲刺要点归纳中国共产党是建设......

13

2010.01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八)

第十五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十七届四中全会内容)

冲刺要点归纳中国共产党是建设......

13

2010.01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七)

第十四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外背景

冲刺要点归纳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主要从内政和外......

13

2010.01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六)

第六讲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新增考点) 冲刺要点归纳本讲属新增内容,史论结合,阐述马克思主义关......

13

2010.01

2010考研政治冲刺班名师讲义连载(五)

第十三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冲刺要点归纳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