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二)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09-12-18 14:35:40

第十二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冲刺要点归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了。
  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再次作出深入的论证。他说:”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属于半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国际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提出的历史进程
  1、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2、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苦、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4、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以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组的要求。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比较初步骤。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两种积极性上,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1、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2、结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创造了由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实行土地及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和按劳分配的原则)的过渡形式。
  3、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
  第一,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第二,创造了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化,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化的过渡形式;第三,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第四,规定了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的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
  1.把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取缔、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这就创造性地实现了由马克思提出,列宁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的政策。
  2.创造了从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局限于流通领域),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深入企业内部和生产领域)的过渡形式,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的。对公私合营企业在利润分配上采取“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资本家红利和工人福利)或定息的政策,实现了”和平赎买”。
  4.注意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同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总之,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的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未考点)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比较主要的标志。这表明,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ABD,2006年第2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D,1988年文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限制、教育
  B.利用、团结、改造
  C.利用、限制、批评
  D.利用、限制、改造
  3、(D,1993年理第13题)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
  4、(ABCE,1997年理第18题)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租赁承包
  E.公私合营
  5、(D,2002理第9题)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8

2009.12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一)

第十一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冲刺要点归纳
  一、......

18

2009.12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

第十讲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冲刺要点归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18

2009.12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九)

第九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民主党派(六个为什么之四?第三条道路的失败)   冲刺要点归纳......

18

2009.12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八)

第八讲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冲刺要点归纳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18

2009.12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七)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   冲刺要点归纳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

18

2009.12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六)

第六讲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新增考点)   冲刺要点归纳
  本讲属新增内容,史论结合,阐述马克......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