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学专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响当当的名字。在很多人眼里,似乎只有专门的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然而,当今全国招收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除去专门的法学院校之外,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伴随着“五院四系”时代的结束,我国很多综合性大学纷纷新增法学专业,一些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经过长期的积淀,其法学学科实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放眼我国法学教育界,如今早已不是9所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跨考教育的曹老师建议有志于报考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在择校时不妨把眼界放宽些,一些法学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与专门的法学院校的法学专业相比,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1、学科设置完整,学科交叉优势明显
专门的法学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以法学专业为主,胜在“专而精”,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比较健全,大都文理兼具,各学科门类齐头并进,其法学院规模可能比较小,但更容易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胜在交融并汇。比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及外语教学实力都比较强,而且这些学科都和法学密切相关,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也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创造了条件。
2、学制短但报考难度较大
政法类大学研究生学制一般是3年制,而综合类大学不少学校是2年制。另外,由于政法大学分不同的学院,学科划分很细,它们的招生人数也远远多于综合大学的法学院(有时政法类大学一个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比综合大学整个法学院的招生人数还多),因此相对而言,综合类大学尤其是名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报考难度要大一些。
3、就业选择面广
综合性大学由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一个导师带的学生也比较少,所以师生交流的机会多,学生参与导师项目的机会也多;而政法大学由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多,导师带的学生多,研究生参与导师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由于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较为雄厚的综合实力,学校学科多样化,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易于造就视野开阔、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就业时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
考生在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的情况下,不妨考虑选择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
法学专业择校看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顺应这一趋势,各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法学专业,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纷纷成立法学院。数目繁多、良莠不齐的院校该如何鉴别?跨考教育择校专家曹老师总结了法学专业择校的3个看点。
看传承
有的综合性大学虽然不是专门的法学院校,但其法学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以“五院四系”中的“四系”为代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长期以来与5所专门的法学院校并驾齐驱,可见其实力不俗。由于均为名牌重点大学,这些院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甚至比某些专门的法学院校发展得更快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理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理论法学、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开办的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设有14个研究所(研究中心),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民商事法律科学院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几乎各个学科都是全国领先,拥有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其中,尤以民刑比较为突出。民商方面,王利明教授作为国内民法的两杆旗之一,研究范围几乎涉及民法的各个领域;杨立新和张新宝教授则主要关注侵权法和人格权法;王轶教教授主要研究物权法,刘俊海教授则是公司法名家。刑法方面除了原来的黄京平和谢望原教授,前两年也引进了数位杰出的中青年法学家如肖中华、冯军、张小虎等。人大法学院这两个学科在全国一直稳居首位。另外,宪法(有韩大元、胡锦光)、法理(张志铭、冯玉军等)、法史、诉讼(陈桂明,陈卫东)、知产(刘春田)等也都位居全国前三名。目前法学院法学硕士是2年制,将来可能改为3年制。2008年实行奖学金制度,不再区分公费与自费。
北京大学
【推荐理由】
北大法学院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0个硕士点,目前拥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北大的法学理论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有朱苏力(研究法社会学)、贺卫方(司法改革)、周旺生(立法学)等知名法学家;宪法与行政法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我国公法研究的重镇,拥有一大批知名的杰出公法学者,如姜明安(行政法)、张千帆(宪法)等,是有志于公法研究学子的首选。刑法方面更有国内知名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坐镇。北大的品牌与影响力使其法学院成为国内比较具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也是法学学子报考的热门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考试科目较多,俗称“十项全能”(指考试科目包含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题目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所以总,考取北大法学院难度较大。
吉林大学
【推荐理由】
吉林大学法学院于1988年建院,是国内比较早成立法学院的高校之一。吉大法学院现有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和全部硕士培养点。其中法学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内法学理论领域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所在,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是法学理论研究的首选地。刑法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拥有广泛影响;民商法学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发展潜力大、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
学院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法学专家学者。法理方面如张文显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是法理学、当代西方法哲学、法律社会学和法律政治学,尤其是法理学和当代西方法哲学)、邓正来教授(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哲学方面)、姚建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法政治学)等。民商方面如徐卫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法原理、保险法、破产法、罗马法)。
武汉大学
【推荐理由】
法学院现有9个硕士点(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其中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3个方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博士点共5个(包括: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知名民商法专家马俊驹教授、知名国际法专家余劲松先后出任负责人、系主任和院长,现任院长是曾入选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的曾令良教授。优势学科突出,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前两个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后一个也在全国位列三甲.其中国际私法比较为突出,有韩德培、黄进、肖永平等全国权威的国际私法学者。
从2004级开始,对除法律硕士以外的其他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试行以2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培养方式
提到法学专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响当当的名字。在很多人眼里,似乎只有专门的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然而,当今全国招收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坛) 的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除去专门的法学院校之外,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伴随着“五院四系”时代的结束,我国很多综合性大学纷纷新增法学专业,一些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经过长期的积淀,其法学学科实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放眼我国法学教育界,如今早已不是9所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跨考教育的曹老师建议有志于报考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在择校时不妨把眼界放宽些,一些法学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与专门的法学院校的法学专业相比,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1、学科设置完整,学科交叉优势明显
专门的法学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以法学专业为主,胜在“专而精”,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比较健全,大都文理兼具,各学科门类齐头并进,其法学院规模可能比较小,但更容易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胜在交融并汇。比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及外语教学实力都比较强,而且这些学科都和法学密切相关,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也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创造了条件。
2、学制短但报考难度较大
政法类大学研究生学制一般是3年制,而综合类大学不少学校是2年制。另外,由于政法大学分不同的学院,学科划分很细,它们的招生人数也远远多于综合大学的法学院(有时政法类大学一个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比综合大学整个法学院的招生人数还多),因此相对而言,综合类大学尤其是名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报考难度要大一些。
3、就业选择面广
综合性大学由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一个导师带的学生也比较少,所以师生交流的机会多,学生参与导师项目的机会也多;而政法大学由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多,导师带的学生多,研究生参与导师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由于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较为雄厚的综合实力,学校学科多样化,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易于造就视野开阔、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就业时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
考生在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的情况下,不妨考虑选择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
法学专业择校看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顺应这一趋势,各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法学专业,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纷纷成立法学院。数目繁多、良莠不齐的院校该如何鉴别?跨考教育择校专家曹老师总结了法学专业择校的3个看点。
看传承
有的综合性大学虽然不是专门的法学院校,但其法学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以“五院四系”中的“四系”为代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长期以来与5所专门的法学院校并驾齐驱,可见其实力不俗。由于均为名牌重点大学,这些院校的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甚至比某些专门的法学院校发展得更快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理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理论法学、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开办的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设有14个研究所(研究中心),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民商事法律科学院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几乎各个学科都是全国领先,拥有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其中,尤以民刑比较为突出。民商方面,王利明教授作为国内民法的两杆旗之一,研究范围几乎涉及民法的各个领域;杨立新和张新宝教授则主要关注侵权法和人格权法;王轶教教授主要研究物权法,刘俊海教授则是公司法名家。刑法方面除了原来的黄京平和谢望原教授,前两年也引进了数位杰出的中青年法学家如肖中华、冯军、张小虎等。人大法学院这两个学科在全国一直稳居首位。另外,宪法(有韩大元、胡锦光)、法理(张志铭、冯玉军等)、法史、诉讼(陈桂明,陈卫东)、知产(刘春田)等也都位居全国前三名。目前法学院法学硕士是2年制,将来可能改为3年制。2008年实行奖学金制度,不再区分公费与自费。
北京大学
【推荐理由】
北大法学院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0个硕士点,目前拥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北大的法学理论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有朱苏力(研究法社会学)、贺卫方(司法改革)、周旺生(立法学)等知名法学家;宪法与行政法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我国公法研究的重镇,拥有一大批知名的杰出公法学者,如姜明安(行政法)、张千帆(宪法)等,是有志于公法研究学子的首选。刑法方面更有国内知名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坐镇。北大的品牌与影响力使其法学院成为国内比较具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也是法学学子报考的热门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考试科目较多,俗称“十项全能”(指考试科目包含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题目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所以总,考取北大法学院难度较大。
吉林大学
【推荐理由】
吉林大学法学院于1988年建院,是国内比较早成立法学院的高校之一。吉大法学院现有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和全部硕士培养点。其中法学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内法学理论领域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所在,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是法学理论研究的首选地。刑法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拥有广泛影响;民商法学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发展潜力大、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
学院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法学专家学者。法理方面如张文显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是法理学、当代西方法哲学、法律社会学和法律政治学,尤其是法理学和当代西方法哲学)、邓正来教授(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哲学方面)、姚建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法政治学)等。民商方面如徐卫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法原理、保险法、破产法、罗马法)。
武汉大学
【推荐理由】
法学院现有9个硕士点(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其中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3个方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博士点共5个(包括: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知名民商法专家马俊驹教授、知名国际法专家余劲松先后出任负责人、系主任和院长,现任院长是曾入选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的曾令良教授。优势学科突出,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前两个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后一个也在全国位列三甲.其中国际私法比较为突出,有韩德培、黄进、肖永平等全国权威的国际私法学者。
从2004级开始,对除法律硕士以外的其他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试行以2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培养方式
看特色
与专业法学院校以法学专业为主的学科设置不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比较完备,法学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个,有的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比较小,有的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整体实力并不强,但可能有其独具优势的特色法学学科,它们在某些领域的优势在业内往往是被普遍认可的。找准这些特色法学学科,有的放矢,你也能在综合性大学获得含金量高的法学硕士文凭。
福州大学
与其他法学专业相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生招生院校数量较少,2006~2007年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榜共列出了42所。福州大学的法学一级学科在全国的排名并不靠前,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却紧随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之后位列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福州大学的品牌专业,法学院的学科建设就是以环境与资源法为支撑、向法学其他学科辐射的。福州大学保护法专业已形成环境法学基本原理、比较环境法学、国际环境法学、自然资源法学等在国内有相当优势的研究方向。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2年,是湖南省成立比较早、招生比较早、师资力量比较强、学科门类比较全、招生规模比较大、教学层次比较齐全的法学院系。诉讼法学科自1993年起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民事诉讼法学方向的骨干人员有廖永安、何文燕、郭树理,在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育诉讼、国际民事诉法学与公益诉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刑事诉讼法学方向骨干人员有刘梅湘、申君贵、李蓉,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研究体系化、核心理论研究,刑事诉讼证据理论研究,刑事诉讼实务和刑罚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行政诉讼法学方向骨干人员有胡肖华、颜运秋、欧爱民,深化了该研究领域的深度,拓展了行政诉讼的研究维度,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在公益诉讼方面居全国领先。诉讼法律文化方向骨干人员有夏新华、李交发、洪永红,始终致力于以比较法律文化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在国内学界处于领先地位;由法史学科组与诉讼法学科组联合开展比较民事诉讼法律文化的研究,亦取得了系列成果。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