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1)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两个大局:“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①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指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②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
我国产业结构现存的主要问题:
①农业基础薄弱;
②工业素质不高;
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还不协调。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增加农民收入;三要改善农村面貌;四要培养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人;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③促进城镇化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①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增长是依靠增加要素的投人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是靠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②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合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实施科教兴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①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比较重要的变革力量;
②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③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①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⑤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1
2009.07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
01
2009.07
邓小平理论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多选)
①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一个前提:公......
01
2009.07
政治科目的复习有其独特性,是否要早动手复习要看个人的需求和复习效果。
一般对于工科专......
01
2009.07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为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等本科生能达到......
01
2009.07
政治理论科考试,是对考生的一次全面考核。根据近年来试卷评阅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下三个方面应......
01
2009.07
考研政治课程对考生而言,一是量大,五门课,比较精炼的也有100万字以上教材;二是兴趣低,多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