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0考研政治辅导——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09-06-15 08:49:17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表现在:

  其一,它们的地位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其二,它们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

  其三,它们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其一,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为自身开辟道路。

  其二,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补充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

  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为必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在一定条件下为偶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必然。

  3。批判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①要批判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②要批判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

  4。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既然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去认识必然,掌握必然。掌握了必然我们就获得了行动的自由,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立在自觉而不是盲目的基础上。

  ②既然偶然性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也应重视偶然。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排除不利的偶然因素,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③既然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偶然之中发现必然,把握必然。我们要善于观察一切偶然现象,使它们成为我们认识必然、把握必然的契机。
  (二)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在先,结果在后(简称先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的关系属于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二者不能混淆。无论倒因为果还是倒果为因,都会引起极大的混乱和危害。

  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其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其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形:第一,同一现象,相对于它所引起的现象而言,是原因,相对于引起它的现象而言则转化成了结果;反之亦然。第二,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作用,不仅原因可以作用于结果,而且结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原因。

  4。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①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所固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因果观念不过是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

  唯物主义决定论承认因果联系,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目的论则把因果联系神秘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是为了实现某种预先安排好的某种目的的结果。

  ②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因果联系普遍地存在于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之中。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③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果联系也是复杂多样的。表现为:

  一因一果,即一种原因引起一种结果。

  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多种结果的利弊共存性,要注意权衡利弊。

  同因异果,即同一种原因在不同的场合下分别引起不同结果。

  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原因引起。

  同果异因,即同一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由不同原因引起。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即多种原因交互作用,共同引起多种结果。

  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存在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就是要根据结果探寻原因,根据原因预见结果。

  ②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工作经验。我们由果溯因,可以发扬成绩,吸取教训。

  ③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预见性。我们由因及果,可以推动有利的原因转化成有利的结果,防止和排除引起有害结果的原因。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在研究可能性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没有客观依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加以实现的东西。

  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可能性误做不可能性。否则,我们会放弃必要的努力,使有可能变成现实的东西没有变成现实。在危险的面前,我们也会丧失警惕,一旦危险发生而手足无措。

  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把不可能性误做可能性,否则我们会徒费力气,劳而无功。我们还会在并不存在的危险的面前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

  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上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又叫非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上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抽象的可能性不同于不可能性。不可能性是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变成现实的东西,而抽象的可能性一旦在将来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条件,就可以转化为现实。

  我们不能把现实的可能性误做抽象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就会把今天能够实现的任务推给将来,这是一种“右”的错误。

  我们也不能把抽象的可能性误做现实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就会把将来能够实现的任务勉强放到现在来做,这是一种“左”的错误。

  ③要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可能性在质上有好、坏之分,我们区分这两种可能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条件,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同时也做好另一手准备,防止坏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

  ④要区分可能性的程度。

  可能性在量上有大小之别,或然率或概率即是表示可能性在程度上之大小的公式。精确地了解可能性之大小,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做到“胸中有数”。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二者不能混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其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也离不开可能性,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

  其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这是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另一方面,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这是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化。

  4。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我们做工作要从现实出发。

  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分清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使好的可能变成现实。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5

2009.06

2009年法硕辅导之怎样答刑法主观性试题

  刑法题型包括三种主观性试法,即简答题、法条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在答题纸上单......

15

2009.06

2009年法硕辅导之继承法方面的案例及分析方法

  关于继承法方面的案例及分析方法
  继承法方面的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

13

2009.06

2009年《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辅导练习汇总

2009年《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辅导练习汇总12009年《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辅导练习一查看 22009年《现......

13

2009.06

内蒙古:2009年度全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题

各盟市财政局,满洲里、二连浩特市财政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   为了组织好将于2009年7月5日举......

13

2009.06

2009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辅导:劳动法的基本内容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

促进就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制定劳动标准、组织职......

13

2009.06

2009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辅导:劳动法确立的主要

劳动法确立的主要制度促进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劳动......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