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材料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题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4)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的科学体系
(1)贯彻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前提
(2)社会思想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
(3)多元价值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
(4)尊重包容存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路径
5.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6
2009.05
相关材料三: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引自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
26
2009.05
相关材料二:文化的哲学思考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同社会意......
26
2009.05
「考点背景透析」 当今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无形的、软实力的竞争。......
26
2009.05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客观性,生产力是客观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关系。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
26
2009.05
1.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
26
2009.05
11.“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以人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口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