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0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马政经六

来源: 时间:2009-05-12 09:53:41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第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分析]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运用中必须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其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它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分析] 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企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从经济性质分,从资本组织形式分,也可按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经营品种、生产要素构成比例划分。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具有多样性。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分析]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考试大祝天下有情人忠诚眷属。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一是归属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通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分析] 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完善市场体系 (考试大祝天下有情人忠诚眷属)
  [分析]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规范市场秩序
  [分析]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分析]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稳。四大目标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关系复杂,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国要求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分析] 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经济运行检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制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分析]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分析] 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分析]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方法。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比较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马政经五

 (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马政经四

 (四)资本的运行
  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马政经三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流通形式与商......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马政经二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突破之马政经一

 (一)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12

2009.05

考研政治春季复习切勿相信划重点

 2010年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当我们说出这个话题的时候,你是否竖起了耳朵?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书本,等着......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