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27

来源: 时间:2009-04-23 08:46:49
 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在吸收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它认为,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秩序、结构组成的矛盾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互相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结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社会的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也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在内容。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看不到事物自身具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而也就否认了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它比较终必然把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归结为某种神秘力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思想,批判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因此本题答案选C。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在人们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辩证法强调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所谓“两点论”,是指人们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反对只抓一个方面、否定矛盾存在的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所谓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反映了辩证法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根本要求,“一点论”和“均衡论”则集中代表了形而上学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两点”不等于“重点”,“重点”也不是“两点”;另一方面,“两点”中有“重点”,“重点”中包含“两点”。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矛盾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外,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没有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无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重点”。辩证法的重点论是以同时承认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这一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辩证法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指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地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区别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依赖于前者并反映前者。支配着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样也贯穿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当中,客观的辩证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在本质和内容上是同一的。但是,外部世界的规律,以物质世界运动的客观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思维的规律则通过主观的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等,虽然以客观辩证规律为基础,但这些形式本身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为人的活动和思维所特有的。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内容、本质上的一致性,说明辩证思维所遵循的是和自然界相同的一般规律;客观辩证法和朱观辩证法在形式上的差异性,又表明人的思维的运动规律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专门的研究。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辩证法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观点的辨析。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卓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家。他提出的万物流变的观点,第一次描绘了一幅“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世界图画。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一切流变,无物常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这些都是赫拉克利特的典型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继承和发展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之无定和流动性的思想,一方面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从而以“活火”为象征,说明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而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虽然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但是这变化亦是有章可循的。换言之,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自然万物都是循着这尺度而变化的。正因为他的这些思想,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3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26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

22

2009.04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试卷及答案(理科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

22

2009.04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理科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25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24

“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诡......

22

2009.04

考研政治辅导之考研政治试题精华解析023

区分事物质的依据是()。
A.事物的本质属性
B.事物的矛盾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人的直觉
......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