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09年考研政治邓论部分真题解析(三)

来源: 时间:2009-04-17 14:34:03
 37.材料1: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

  外汇储备从长期没有达到10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比较多的国家。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比较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5分)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制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5分)

  答案要点:

  (1)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开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围绕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调控方式分别在农村和城市两个路径上展开。

  (一)农村改革

  从1979年开始,农村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一)城市改革

  1.增强企业活力,深化企业改革

  ①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的出台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指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③“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提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的文件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所有制结构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82年,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

  3.分配制度改革

  1978年以来,中国在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①1978年到1987年,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②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前,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探索。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③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出不断完善分配结构,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明确界定以及指出了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两个注重”原则。

  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搞活消费品市场,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资金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行价格改革,逐步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5.除了上述几个重要的改革创新外,我国在投资体制、外贸体制、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等方面,进行了配套改革,既推动微观经济机制的转换,又提高了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③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解析:本题是分析题中典型的综合类试题。第一问,主要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内容横跨大纲第五章、第六章,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分别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第六章第二节四个知识点;第六章第三节三个知识点。要回答好这一问关键要了解经济体制的含义以及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题中材料显然包含农村改革和城镇改革两个方面。因此,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即可。

  第二问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考生如果能够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再回答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并不难。另外,此题的第二问是2008年试题多项选择题第29题改编的。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7

2009.04

2009年考研政治邓论部分试题解析(二)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17

2009.04

2009年考研政治邓论部分真题解析(一)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

17

2009.04

2009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题解析(三)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

17

2009.04

2009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题解析(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17

2009.04

2009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题解析(一)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 )。
A......

17

2009.04

2009年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真题解析(三)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显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