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言文专题六“桃花”意象解读
2007-09-21 00:00:00
来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作者游览南城桃花时无限快乐,这种快乐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欣赏
与“桃花”意象有关的诗文名句。
1.自然浑成之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杜甫)
2.生命永恒之美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李贺)
3.无限春愁染桃花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
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沈约)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
4.失意者的精神家园
《桃花源记》(略)(陶渊明)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
5.人面桃花俱憔悴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曹雪芹)
6.怀才不遇托桃花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刘长卿)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韦庄)
7.惜春长怕花开早,执著爱桃情不休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李咸用)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欧阳修)
8.人生易老天难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
探究发现
7. 根据上面所列的桃花意象类型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意象,看看在不同时代的作家笔下,这个意象是怎样传承的。
参考答案
1.本诗写诗人见桃花开无主,故人已逝,惟有寂寞相随,流露出无人赏识的淡淡哀愁。陆时雍认为,颜色红,代表情深;颜色浅,颇有雅趣,都很可爱,都能表现对桃花的欣赏,所以深浅俱佳。有的版本末句作“可爱深红爱浅红”,连用两个“爱”字,两个“红”字,皆有天然可爱之意,更能证明陆观点的正确。
2.作者见桃花盛开,树深藏鹿,清霭掩竹,碧峰挂泉,这种环境远离尘世,当是道士所居之地。无人可打听所访对象的踪迹,作者靠在松树上歇息,心中很是失望,当然是不遇(没遇到)了。
3.用珍宝字眼的诗句未必就有高贵气质,真正的大家风度是境界的阔大。“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放纵恣肆的歌舞当然是富贵之家的事。
4.略
5.(1)①在;②表修饰;③招待;④美丽。(2)①又像猿猴又像鸟儿,在花果之间穿行,只担心枝条脆嫩不经折。②自从我等去游玩之后,桃花下不数日就被众多的游人踩出一条小路来。
6.(1)通过以下细节的描写:呼朋呼友,携酒看花,攀折桃枝,坐在花丛中玩游戏,探叶窥果,还将桃花插入发角,落得一身花瓣。(2)陶渊明的桃花源并非实有的桃源胜境,而是借桃源暗指一种远离尘世的理想世界。作者提到它,是为了和自己游览的真正的桃花源作对比,说明桃花近在城边,大家应该都去体验并珍惜现实的桃花美景。

7. 示例:作为“世外桃源”象征的桃花,从陶渊明开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的桃花源就是世外净土的象征。寻找桃花源,是他们遭受现世不如意后的自然反抗。
(阅读次数: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