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09届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三)
2009-02-19 09:39:10
来源:
2009届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三)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 。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
16.(1)网络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17.课堂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好的导语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假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请你在给出的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段导语。要求:与所选的课文有关,语言有感染力,字数在100字左右。
《再别康桥》 《虞美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滕王阁序》
课文:
导语:
17.示例:《再别康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
《虞美人》: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还是念念不忘故国,在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让歌伎在寓中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用牵机药将他毒死。《虞美人》到底唱出了李煜怎样的感情,以致宋太宗要置他于死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煜的绝笔词《虞美人》。
18.上海中智库玛在线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中国人希望有机会在现场观看奥运会,人们最关心“奥运会的门票价格”。2008年北京奥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了下列奥运会票务计划。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票务计划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概括或评价(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题是个图文转换题,但是题目要求较高。需要综合分析表格,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方能正确理解命题意图,做出准确回答。
⑴门票价格虽然差距较大,但设置有层次,相对合理,让普通民众观看奥运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即的事情;
⑵对青少年实行特价政策,最大限度地为中国公众观看奥运会提供了机会,可以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
⑶票务计划符合中国公众的收入水平,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 。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
16.(1)网络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17.课堂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好的导语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假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请你在给出的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段导语。要求:与所选的课文有关,语言有感染力,字数在100字左右。
《再别康桥》 《虞美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滕王阁序》
课文:
导语:
17.示例:《再别康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
《虞美人》: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还是念念不忘故国,在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让歌伎在寓中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用牵机药将他毒死。《虞美人》到底唱出了李煜怎样的感情,以致宋太宗要置他于死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煜的绝笔词《虞美人》。
18.上海中智库玛在线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中国人希望有机会在现场观看奥运会,人们最关心“奥运会的门票价格”。2008年北京奥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了下列奥运会票务计划。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票务计划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概括或评价(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题是个图文转换题,但是题目要求较高。需要综合分析表格,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方能正确理解命题意图,做出准确回答。
⑴门票价格虽然差距较大,但设置有层次,相对合理,让普通民众观看奥运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即的事情;
⑵对青少年实行特价政策,最大限度地为中国公众观看奥运会提供了机会,可以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
⑶票务计划符合中国公众的收入水平,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备选题:2007年8月7日下午,“2008 我们微笑出发”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志愿者誓师大会在北京奥运大厦南广场举行。 “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期间,将有约1.5万人参与赛会志愿者工作。志愿者作为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标志。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介绍一下志愿者标志的意义。(外文部分可忽略。)
要求:语言优美,想象合理,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
18.参考答案: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与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彩。(2分)
欢快舞动的人形,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精神。志愿者真挚的笑容、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为将唤起每一位奥运会参与者的心灵共鸣。(2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2分)(答出其中两条即可。想象不合理,语言不通顺,酌情扣1—2分。)
要求:语言优美,想象合理,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
18.参考答案: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与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彩。(2分)
欢快舞动的人形,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精神。志愿者真挚的笑容、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为将唤起每一位奥运会参与者的心灵共鸣。(2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2分)(答出其中两条即可。想象不合理,语言不通顺,酌情扣1—2分。)
六、选做题,从(一)(二)中任选一题作答。(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2题。
柔弱的人
[俄]安东.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
“两月另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利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负一切责任,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十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给?无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她的“柔弱”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予以说明。(4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2题。
柔弱的人
[俄]安东.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
“两月另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利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负一切责任,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十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给?无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她的“柔弱”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予以说明。(4分)
20.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在小说中“我”的一再“抢劫”的逼迫下由开头的两次发言而到“一语不发”而到“嗫嚅着”而到任对方怎么说直至最后拿到被以种种借口克扣完的工钱以后说“谢谢”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1.面对“我”的道歉、提醒和鼓动,她只是“苦笑了一下”,说说看,她为什么会“苦笑”?(4分)
22.“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你认为这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用意吗?为什么?(6分)
19.从文章对其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刻画手来分析。如“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这个细节很准确地表现了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委屈、愤怒的内心世界,以及她敢怒而不敢言的柔弱的性格特点。
20.既表现了人物逆来顺受的“柔弱”的性格,也说明了在强权的一再逼迫下,人物变得越来越柔弱。尽管有人说压迫越大反抗越大,但是在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时间场合,有的人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屈从于强权,任人宰割。
21.这是由她"柔弱"的性格决定了的,面对别人的伤害和恶作剧,她不会辩驳、不会反抗,她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她既不会相信"我"的道歉,也不会因"我"的提醒和鼓动而生抗议之心,她只会苦笑,也只能苦笑。
22.不是;作者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说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和社会上有这样的逆来顺受的人,才使人“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变得容易了。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自己"恶作剧"行为的一种自嘲,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嘲讽和否定,因为从那一连串的问号和"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等描述中我们发现,作者不仅寄希望于"柔弱的人"的个人觉醒,更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亲善。
20.既表现了人物逆来顺受的“柔弱”的性格,也说明了在强权的一再逼迫下,人物变得越来越柔弱。尽管有人说压迫越大反抗越大,但是在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时间场合,有的人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屈从于强权,任人宰割。
21.这是由她"柔弱"的性格决定了的,面对别人的伤害和恶作剧,她不会辩驳、不会反抗,她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她既不会相信"我"的道歉,也不会因"我"的提醒和鼓动而生抗议之心,她只会苦笑,也只能苦笑。
22.不是;作者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说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和社会上有这样的逆来顺受的人,才使人“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变得容易了。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自己"恶作剧"行为的一种自嘲,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嘲讽和否定,因为从那一连串的问号和"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等描述中我们发现,作者不仅寄希望于"柔弱的人"的个人觉醒,更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亲善。
(二)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9-22题。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即。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覆.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 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未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鸿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要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谊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烈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气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节选自《长歌当啸》,有删节)
19.第①段中作者说“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浓重的悲剧雾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4分)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即。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覆.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 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未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鸿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要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谊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烈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气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节选自《长歌当啸》,有删节)
19.第①段中作者说“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浓重的悲剧雾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4分)
20.第③段为何写到史可法?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21.第④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2.请根据原文内容,谈谈你对郑成功的理解。(6分)
19.朱明王朝在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吴三桂降清,满人入主中原,南明弘光政权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旋起旋灭;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倾覆在即;三次誓师北伐,最后却惨败而归。(4分,每个要点1分,如果只回答“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得2分)
20.答案示例:为了衬托郑成功伟大的超越,肯定郑成功扭转时局,为义军找到了一条最好的出路。(4分,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21.烘托郑成功激烈的思想斗争;渲染郑成功突围的壮烈气氛;引出下文收复台湾的壮举。(4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22.答案示例:郑成功是位骄傲的英雄,又是英雄中的英雄,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开辟了战场之外的战场,实现了大义之上的大义;他在逆境中创造伟业,在绝境中把握住了未采,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的造型。(6分,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20.答案示例:为了衬托郑成功伟大的超越,肯定郑成功扭转时局,为义军找到了一条最好的出路。(4分,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21.烘托郑成功激烈的思想斗争;渲染郑成功突围的壮烈气氛;引出下文收复台湾的壮举。(4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22.答案示例:郑成功是位骄傲的英雄,又是英雄中的英雄,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开辟了战场之外的战场,实现了大义之上的大义;他在逆境中创造伟业,在绝境中把握住了未采,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的造型。(6分,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七、写作(60分)
23.人生中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等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份情思……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请以“等”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3.写作提示:
“等”是一个内涵丰富且极具生活气息的话题。在我们身边,等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曾经历。只要你细细咂摸,就能品出个中滋味。有时主动等,有时被迫等;有时等得幸福,有时等得痛苦;既有个人独特的体验,又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思路提示:
⑴有的人总是习惯等待,在等待中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驻足原地,蹉跎岁月;有的人从不等待,在前进中变得盲动,心浮气躁地激进向前,荒废人生。人该如何把握“等”的尺度?
⑵古人由于地远难聚,咫尺天涯,为了一封信、一个人、一次相聚,而要历经漫长的等待,虽愁怨丛生,却在等待中品尝幸福。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信息灵通,天涯咫尺,然而,失去“等”的人们淡漠了情感的交流以及对幸福的珍视。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⑶等待是对人的耐性的考验,等待又能让人在静处中自省。等待的意义非凡。
⑷等待奥运来到中国的时刻,映照出全球华人怎样的心态?
⑸你还清晰地记得某一次等待吗?你曾回味过等待中所透视的人性的美与丑吗?
⑹人的一生中经常在窄小的窗口前等,有形的或无形的,如银行、医院、车站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衙门,无奈却又非得忍耐。这种等待又能带给我们对社会发展怎样的思考呢?
备选题1: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备选题2:以“________的重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3.人生中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等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份情思……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请以“等”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3.写作提示:
“等”是一个内涵丰富且极具生活气息的话题。在我们身边,等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曾经历。只要你细细咂摸,就能品出个中滋味。有时主动等,有时被迫等;有时等得幸福,有时等得痛苦;既有个人独特的体验,又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思路提示:
⑴有的人总是习惯等待,在等待中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驻足原地,蹉跎岁月;有的人从不等待,在前进中变得盲动,心浮气躁地激进向前,荒废人生。人该如何把握“等”的尺度?
⑵古人由于地远难聚,咫尺天涯,为了一封信、一个人、一次相聚,而要历经漫长的等待,虽愁怨丛生,却在等待中品尝幸福。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信息灵通,天涯咫尺,然而,失去“等”的人们淡漠了情感的交流以及对幸福的珍视。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⑶等待是对人的耐性的考验,等待又能让人在静处中自省。等待的意义非凡。
⑷等待奥运来到中国的时刻,映照出全球华人怎样的心态?
⑸你还清晰地记得某一次等待吗?你曾回味过等待中所透视的人性的美与丑吗?
⑹人的一生中经常在窄小的窗口前等,有形的或无形的,如银行、医院、车站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衙门,无奈却又非得忍耐。这种等待又能带给我们对社会发展怎样的思考呢?
备选题1: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备选题2:以“________的重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