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克服考前心理过度紧方法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郑日昌上周在杭州科学大讲堂上主讲《你准备好了吗?》,教学生如何克服高考前的过度心理紧张。
郑日昌现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3种方法增强自信
增强自信有3种方法——
学生要多往好的方面想。
多想自己的优点、长处。学习差的同学可以想自己脑子不笨、身体好、大学扩招等优势,这样心里会踏实许多。其实,经过两个多月的突击,很多同学的成绩确实能提高。
多说积极的话,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被称为“预言自我实现”。家长老说孩子笨,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能会烦,成绩慢慢差下去了,真的变“笨”了,这就是预言自我实现。学生、老师和家长,要多说鼓舞士气的话,少说倒霉泄气的话,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唠叨,凡事往好处去想,往好处去说,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多做成功的事情。
成功的事能给人信心。学习要由易到难,不能急于求成。成绩差的同学,不要盲目钻研难题,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再循序渐进加大难度,不断的成功能增强自信心。
两种方法放松身心
考生要学会放松,有两种方法——
一是腹式呼吸(深呼吸),具体做法是:用力深深吸气,吸满,气下沉,把腹部膨胀起来,憋住气,再慢慢吐长气,连做几遍。打哈欠就是种深呼吸,帮我们解除郁闷,消除倦意。
二是放松肌肉。人心理紧张会带来全身的紧张,肌肉僵硬,动作不灵活。直接放松肌肉很难,我们可把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绷紧,再放松,反复做几次,能放松身体,并使大脑平静。我们平时伸懒腰,就是对肌肉的放松,能消除疲劳。考场上时间紧张,考生可做深呼吸或用手搓脸、抓头皮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