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江苏09年高考方案引热议 选修科目弱化让人担心

2009-01-06 10:09:02 来源:

广为瞩目的08高考方案完善微调意见公布后,记者在第一时间分别采访了学生家长、中学及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在对相关调整表示欢迎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担心。

更加简单明了,更加体现公平

“以前又是特征分,又是附加分,还有投档分,搞得人头发昏。调整后的方案将投档分和特征分合二为一,简单明了多了。”学生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高校有关人士也认为,投档分和特征分合并,操作层面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录取。

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孙夕礼认为,08高考方案中的“6A加10分”导致部分学校“死揪”6A,增加了学生负担。调整后的方案,必修科目测试等级4C1合格的要求不变,促使各中学和考生仍然要重视学业水平测试,防止偏科造成的不利影响和不良后果,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从2010年起采取“1A加1分、4A加5分”,与将6门科目捆在一起、一定要6A才加分相比,更加公平,也更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家长周先生表示,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由高校自主确定的新规定,实际上对于去年出现的“C型高分”考生,从政策上保证了上本科的机会。“当然,前提是有没有高校提出C等级,又拿出多少计划给C型考生。”

高校自主权进一步增加

“高校招生自主权比原来扩大了,一方面是等级‘门槛’由高校自己设,另一方面体现在特长生的录取上。”南京某高校招办主任认为,“高校在录取时将有更大空间,更能突出学校特点。”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来选择学生,看重语数外成绩的,可能会把等级定低点;看重两门选修科目的,可能会把等级定高点。有关专家预计,一本高校可能将选测等级定在2B及以上,少数二本高校会定在1B1C。

选测等级由高校定也可能带来问题。“我们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报考的情况下确定A或者B,这是个难题。”某省属高校负责人说,“如果我校定2B,别的同档次学校定B+,显示我校档次低;如果我校定B+,别的学校定2B,我校的生源又会受影响。”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吴胜红处长认为,高校最希望有多种选择,比如可以根据考生的分数确定不同的选测等级要求。“但这种愿望尽管合理,操作起来却太困难。”

文理分开划线早了一年?

对于“文科和理科实行分开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家长和学校都表示赞成。某高校招办主任认为,文理不分造成一本录取时高分的理科生集中,高分的文科生招不到,理科生落榜的几率较大;但到二本三本录取时,理科生源缺少,文科生源增加,文科生落榜的几率又增大。文理分开划线后,可减少考生在选科上的投机心理,考生如果理性选择文理科,将有利于被录取,也有利于生源和计划更匹配。

“文理分开划线好是好,但2010年就实行好像早了点,再往后一年就好了。”儿子上高二的邓先生说,现在“小高考”报名已经结束,他们当时让儿子选择了文科,“如果早知道要分开划线,还不如报理科,毕竟他对理科更感兴趣。”他担心,可能有不少考生会要求改科。

担忧:选修科目可能严重弱化

“两门选修科目省里不作统一要求,好学校没有关系,对中等学校负面影响可能非常大。”孙夕礼副校长表示。记者采访发现,这也是众多中学校长最大的担忧。

一位四星级高中校长告诉记者,目前社会评价一所学校就是看本一本二上线人数,而方案调整后,本一本二上线人数就是以语数外3门成绩为依据。“是重学校利益还是重学生利益,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各个学校面前。如果重学校声誉,就抓语数外,一味追求上线率;如果重学生利益,就抓两门选修科目。”

“学校最直接的也是最功利的变化,可能是放2门抓3门,即减少选修科目课程,增加语数外课程。”一位中学校长担心,选修科目教学可能会严重弱化,而学生负担将空前加重,因为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语数外3门上,大脑会过于疲劳。而且,语数外的任课老师也会不堪重负。更重要的是,学校评价只看语数外,而高校录取时又要看选测等级,带来“上线率很漂亮,录取率很难看”的后果。(任松筠)

江苏省高考方案微调

江苏省教育厅昨天召开通气会,正式公布08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调意见。据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08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调以“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突出重点,删繁就简;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为原则,完善微调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调整一:2009年将附加题40分计入总分,投档分和特征分合二为一。

[解读] 2008年的高考成绩单上,既有特征分又有投档分。特征分是考生语数外3门成绩的总和,特征分加上语文或者数学的附加分形成投档分。将附加分计入总分后,2009年高考普通类总分为480分,体育、艺术类总分为440分。取消附加分,将投档分和特征分合二为一,使分数表达形式更为简单明了,考生、家长和社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调整二:2009年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由高校自主确定。

[解读] 2008年高考中,“两门选测科目达到B等级”是上本科的门槛,实际录取过程中,不少高分考生就因为一个等级C被本科拒之门外。2009年选修科目等级“门槛”由高校自己设,考生按统考成绩和高校选测等级要求自主填报志愿。经这一微调,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并未取消,普通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4C1合格的要求不变,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由高校自主确定。教育部门权威人士特别提醒,省控线仍然是“语数外三门总分”和“选测科目等级要求”这两条线。

调整三:从2009年起,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解读] 2008年高考录取时,艺术、体育类考生如兼报普通类专业,要上本一院校其选修科目也须达到2B。从2009年起,普通类招生在坚持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达到4C1合格的前提下,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录取,各高校需将计划、标准、程序列入招生章程,实行阳光操作。权威人士指出,高校招生自主权实际上比原来扩大了许多。

调整四:2010年“6A加10分”变为“1A加1分”。

[解读] 2008年高考中,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6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2010年将这一规定调整为: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修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在划线前奖励1分,即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选测等级A级不加分,一方面是因为选测科目参加高考录取,已经起到了评测作用;另一方面是取消选测等级加分可以使考生在高二必修科目测试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分数,缓解考生在高三时的应考压力。

调整五:2010年起文理分开划线。

[解读]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中学由于在选科引导上存在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上线率的现象,导致文理生源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高校人才选拔。从2010年起,文科和理科实行分开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文理分科主要是引导学生按高校文理计划进行选科,使考生选科更加科学,也进一步解决高校录取中文理不平衡的矛盾。

据权威人士透露,2009年还有一个录取批次的调整,即在录取时分专一专二批次。这是由于专一专二合起来录取,学生填报志愿时有多达7所学校可以填,对学校情况不了解的考生不适应,甚至不知道如何填报。分成两个批次,将更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

沈健特别强调,2009年高校录取体制和程序都未改变,考生按统考成绩、必测科目等级要求和高校选测等级要求自主填报志愿;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各高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和高校选测等级要求,向高校投档并加强监督;高校按照招生章程,综合考察考生的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任松筠)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