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状元性别构成
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性别构成
2008年6月5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的性别构成、姓氏构成,就读高校、就读专业、就读中学等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状元情结”驱动高考状元之争,北大、清华和香港高校“三足鼎立”;报告呼吁国家、地方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联合企业等设立专业奖学金,积极引导高分考生选择就读国家急需发展的专业。
《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是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联合编制完成,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连续第2年发布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组长赵德国总编介绍说,调查报告目的在于为即将参加中、高考的考生及家长,为基础教育工作者、高考研 究人员,为有关部门教育资源分配与决策提供参考。
女状元比例上升迅猛,未来将“独霸天下”
调查发现,在调查到的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中,女状元略多于男状元,女状元约占51.45%,男状元约占48.55%,总体来看,男女状元仍处于平分天下的局面。1999-2004年,男状元还占有相当的优势,除2002年外基本上都在50%以上;但自2005年开始,男状元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减少,截至2007年,男状元比例不足40%,仅占37.21%。而女状元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从1999年的33.82%上升至2007年的62.79%,上升近一倍,势头迅猛令人刮目相看。将来几年,可能会出现高考女状元“独霸天下”的态势。
1999-2007年我国高考状元性别构成
时间 | 性别 | 所占比例 |
合计 | 男 | 48.55% |
女 | 51.45% | |
2007 | 男 | 37.21% |
女 | 62.79% | |
2006 | 男 | 40.00% |
女 | 60.00% | |
2005 | 男 | 43.24% |
女 | 56.76% | |
2004 | 男 | 51.43% |
女 | 48.57% | |
2003 | 男 | 55.88% |
女 | 44.12% | |
2002 | 男 | 35.38% |
女 | 64.62% | |
2001 | 男 | 54.05% |
女 | 45.95% | |
2000 | 男 | 56.16% |
女 | 43.84% | |
1999 | 男 | 66.18% |
女 | 33.82% |
理科状元男生“独霸”,文科状元女生“称雄”
在调查到的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中,全国高考理科状元中男状元还处于领先优势,约占63.47%,女状元约占26.53%,男状元仅坚守着理科状元的阵地。但是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中女状元已处于领先地位,约占64.43%,男状元仅占35.57%,文科状元已是女状元的天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生在理性思维上更占优势,女生在感性思维上优势明显。
1999-2007年我国文理科高考状元性别构成
理科状元 | 所占比例 | 文科状元 | 所占比例 |
男 | 63.47% | 男 | 35.57% |
女 | 36.53% | 女 | 64.43% |
备注:以上高考状元统计结果不包括西藏与港澳台地区
理科状元“巾帼不让须眉”,文科状元“男生状态低迷”
分析1999-2007年全国理科高考状元性别构成发现,1999年男状元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约占当年的理科状元86.11%,但是到了2007年已下降至53.06%;而女状元比例则由13.89%上升至46.94%,上升近3倍,令人刮目相看。
1999-2007年我国高考理科状元性别构成
时间 | 性别 | 所占比例 |
2007 | 男 | 53.06% |
女 | 46.94% | |
2006 | 男 | 54.55% |
女 | 45.45% | |
2005 | 男 | 57.78% |
女 | 42.22% | |
2004 | 男 | 65.85% |
女 | 34.15% | |
2003 | 男 | 64.10% |
女 | 35.90% | |
2002 | 男 | 51.35% |
女 | 48.65% | |
2001 | 男 | 73.81% |
女 | 26.19% | |
2000 | 男 | 69.05% |
女 | 30.95% | |
1999 | 男 | 86.11% |
女 | 13.89% |
分析1999-2007年全国理科高考状元性别构成发现,1999年男女状元还“旗鼓相当”,男状元47.06%,女状元52.94%;但是到了2007年男状元仅占20.93%;而女状元占79.07%,女性在文科状元中与男性相比的优势相当明显。
1999-2007年我国高考文科状元性别构成
时间 | 性别 | 所占比例 |
2007 | 男 | 20.93% |
女 | 79.07% | |
2006 | 男 | 32.61% |
女 | 67.39% | |
2005 | 男 | 35.71% |
女 | 64.29% | |
2004 | 男 | 40.00% |
女 | 60.00% | |
2003 | 男 | 55.00% |
女 | 45.00% | |
2002 | 男 | 21.62% |
女 | 78.38% | |
2001 | 男 | 33.33% |
女 | 66.67% | |
2000 | 男 | 36.11% |
女 | 63.89% | |
1999 | 男 | 47.06% |
女 | 52.94% |
针对1999-2007年全国高考状元中,女状元占高考状元比例逐年增加的趋势,课题组认为:
其一,男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平等,是我国社会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
女状元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这说明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和家庭给予了女性前所未有的支持和重视,使女性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比例接近男女性别比例,女性接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多,近10年、20年、30年来大大地提高了。女性状元增加无疑彰显了男女越来越平等的社会发展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具体体现。
其二,女性身心特征决定其在现行的高考标准化考试中处于有利位置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差异明显、各有所长,男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善于动手与实践;而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突出,细致和有耐心。目前我国各省市的高考实体实行的是标准化考试,语、数、外三门均是主科,其中语文、外语都注重考察语言能力,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占有优势,只要其他科目趋于平衡,女性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机会更大。
其三,对成就的需要、对自身价值的体现和渴求社会关注激发了女性更大的潜能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显示,女性院士的比例仅占两院院士的5.01%,相对而言,国外的女院士比例更低。1955年中国科学院增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没有一名女性。《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其中女性杰出社会科学家的比例也仅为4.36%,不足5%。同时在课题组近年来调查的我国各类杰出人才中(杰出企业家和政治家等),女性的比例更低均不到5%。可以看出,目前男性在我国杰出人才队伍中仍占据绝对的优势。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显示,女性院士的比例仅占两院院士的5.01%,相对而言,国外的女院士比例更低。1955年中国科学院增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没有一名女性。《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其中女性杰出社会科学家的比例也仅为4.36%,不足5%。同时在课题组近年来调查的我国各类杰出人才中(杰出企业家和政治家等),女性的比例更低均不到5%。
正是这种长期的男性占优社会背景激发了女性的潜能及对自身能力提升的渴望和动力,加之在国家倡导教育公平和社会鼓励男女平等的情况下,女性不断努力,自信心不断提升,在高考中超越成为他们证明自己能力和才干的重要手段,并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我们坚信:15-20年后,今天的高考女状元们有望成为所在单位骨干力量,男性在我国杰出人才队伍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能够有所改善。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依靠女性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国家、社会、特别是家庭要给以积极的支持和关心。
(责任编辑:王晓冬)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