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录结束 民校"保证录取"闪了学生
补录时,一所民办学校信誓旦旦地对考生承诺,只要第一志愿填报该校,“保证录取”;由于报名学生超过了其招生名额,承诺没有兑现,导致数百名考生今年入学困难。
山东省高考专科补录刚刚结束,近日,本报热线接到多名考生家长的电话,称一些民办高校招生时给考生“保证录取”的承诺,而今却不能兑现,致使许多考生错过了其他高校的录取机会,今年入学困难。
26日,记者在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校园内见到了未被该校录取的几位考生及其家长。一位济南考生的母亲于女士说起这件事来,情绪很激动。她说,专科补录的时候,听人说只要第一志愿填外事翻译学院并且预交7500元学费就可以保证被该校录取。于女士亲自到该校招生办进行了咨询,招生办一位老师承诺“交上钱就能保证你孩子上学”。于女士跟儿子商量后,就把专科补录的第一志愿填报了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而二三志愿就没再填报。
23日晚,于女士接到该校招生办的电话,称她的孩子被学校录取了。于女士当时挺纳闷,“网上根本没录上,你们学校怎么录取的?”对方说是学校自己录取的,并且学生要上的话就按“五年一贯制”录取。何为“五年一贯制”?记者跟随于女士来到该校的招生办公室,一位招生人员解释说,“五年一贯制”就是先把学生录取进来,再按照2004年录取的学生注册学籍,大概2007年四五月份注册,学历证书一样。
“我们孩子三年高中是不是白读了?”于女士问。
“是这样的,不过高中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就不要在乎白上不白上了。”招生办的这位老师这样答复。
“现在不能录取我们,你们为什么当初要承诺?还要求我们必须在第一志愿里填上你们学校?”面对于女士的质问,招生办的老师说,他们没想到今年有那么多人报自己的学校,报名人数大大超出了他们所有的招生名额。这确实是他们工作的失误。
9月28日,记者再次以报考学生的身份来到该校招生办公室。一位老师解释说,“五年一贯制”就是通常所说的“3+2”,也是上三年,初中毕业也可以上。对于当初补录时承诺的质疑,这位老师回答说,原来学校预计有1000多个招生名额,后来只有七八百个,没被录取的学生有三四百个。
随后,记者多次联系校方有关领导采访,但均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
从办公楼里出来,记者又遇到几位山东菏泽、德州的考生及其家长,他们都有着与于女士的儿子一样的遭遇。一位菏泽考生说,他们一起来的有八位同学,都是为这事专门赶过来的。
“现在所有的录取都已经结束,再想找个有正式学历的学上很困难了。”学生和家长们无奈地说。说起下一步的打算,“不在这里上学就只能回去复读了”,菏泽来的小李十分失落和无奈。
(责任编辑:yuxue)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